<<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景氣好轉 元大寶華上修GDP

中央社 – 2014年3月26日 下午12:25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26日電)受惠於國際景氣及國內民間消費好轉,元大寶華今天上調台灣今年最新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預測,來到2.88%。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上午舉辦「2014年台灣經濟預測第一季更新」記者會,將今年經濟成長率從去年底的2.72%,上修0.16個百分點,來到2.88%,略高於主計總處預測的2.82%。

元大寶華院長梁國源對今年景氣看法,他引用「經濟學人」的看法為「險中前進」。

他說,這次上調的幅度不高,調高的理由,第一、去年10月、11月出口數字有向上調整,第二、主要國際預測機構上修全球景氣預測,對台灣有利,第三、民間消費比原先預期強勁。

梁國源指出,民間消費比原先想像來得強勁,去年7月實質總薪資恢復成長且略為加快,帶動民間消費成長回溫。

不過,他說,台灣社會超額儲蓄持續增加,金融帳赤字多以證券投資為主,對台灣生產沒有太大助益,對經濟發展助益也有限。

負面因素,梁國源指出,國內今年1、2月實際出口遜於市場預期,與中國大陸從互補變成競爭關係,及全球經濟成長雖上修,但貿易成長量卻往下調。

另外,梁國源也指出,有兩項因素可能會影響各界對今年景氣看法的風險事件,包括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偏離國務院目標;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動向加大市場擾動。

元大寶華預測今年各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44%、2.2%、3.41%、3.38%。

其它的預測,包括民間消費成長2.21%;民間投資3.81%;輸出(服務與商品出口)成長4.42%;輸入(服務與商品進口)成長4.41%。1030326

 

 

 

學者憂:大家拿錯的資料 打來打去

作者: 記者林毅璋、陳皓嬿╱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4年3月27日 上午3:44

元大寶華綜經院院長梁國源昨天表示,兩岸服貿協議是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FTA覆蓋率遠遠落後韓國,甚至是中國大陸,重點要怎麼想出辦法,突破僵局。

梁國源指出,各國視台灣為中國大陸的一個樞紐,如果服貿協議不簽,外資會不會改變看法,「不是完全確定,但總是一個風險」。

梁國源評估,服貿是否通過對「今年」國內的GDP成長率(經濟成長率)影響不大,但會有「中長期」FTA覆蓋率的問題。

他說,FTA問題就是台灣需突破的中長期問題,抗爭若持續下去,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就會出現。

梁國源說,全世界各國在簽署FTA時,往往都會引起國內很大抗爭,若強行通過會造成對立,政府必須要很妥善處理。即使當年美國在簽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也有很大抗爭。

梁國源表示,台灣必須有很高的戰略思維以提升整體競爭力,不是只有一個服貿問題,不要把政治資本都投入在這上面,還有很多結構性問題需要解決。

「開放資料聯盟」會長彭啟明則建議,政府應開放服務業相關的統計、分析數據等資料,還有智庫如中經院等單位做的服貿研究報告,讓全民一起「驗算」政府說的利弊得失從何而來。

「許多人說美髮業最受影響,可到底影響誰、影響多大?」台灣開放資料計畫發起人張維志說,服貿既然有利弊、就一定有人「倒楣」,若政府開放美髮業從業人口、分布等資料,民眾就可分析誰受影響、而了解補助款該如何有效分配、協助「倒楣」的人。

「大家都拿著錯的東西打來打去,」張維志以部分學者製作的懶人包引發爭議為例,若大家都以政府開放資料為據分析,才能在同一基礎上討論,否則根本無法對話。

 

 

 

經濟系主任VS民眾 服貿評價兩極化

TVBS – 2014年3月26日 下午10:30

針對服貿議題,今週刊做了最新調查,調查對象不只有民眾,還有全台13位大學經濟系主任,結果發現兩派意見落差很大,9成以上經濟系主任贊成簽服貿,但有超過5成民眾反對服貿,民眾反對的原因,大都是擔心就業以及產業衝擊,贊成的學者則認為,台灣是經濟開放的國家,區域經濟是趨勢,如果少了關稅優勢,對產業發展相當不利。

服貿協議到底好不好?學者和民眾看法差很大。今周刊社長梁永煌:「絕大多數經濟系主任,都贊成簽服貿協議,台灣在低工資、低成長的情況下,又高房價、高齡化社會,我想年輕人,對自己前途是很無力的。」

根據今週刊調查,有83.9%的民眾認為政府溝通不足,56.3%支持簽服貿、22.3% 反對,不過週刊訪問全台13所大學的經濟系主任,得到的結果卻很不一樣,贊成的有13人,反對的只有一個。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我們出口佔國內生產毛額7成以上,進口也達6成以上,所以是個非常開放的國家,假設我們在自由貿易協定上吃虧的話,不管是關稅障礙或是非關稅障礙,對我們產業影響是非常嚴重。」

贊成服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是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而區域經濟是全球趨勢,台灣不能也無法缺席,因為學者認為,服貿協議是台灣進軍世界的橋樑,像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能否簽署全看服貿協議。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是誰,經由香港到中國大陸,占我們出口4成,滿高的比重,我們對外投資來講,也是7成左右到中國大陸去,東協這些國家,他事實上還是以中國大陸為主導,必須觀看大陸的動向,在TPP這邊來看,會認為說你跟你最密切的貿易夥伴,都沒辦法達成協定,會覺得我們根本沒誠意,要使我們市場自由化、國際化。」

學者認為,ECFA乃至於服貿協議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做生意的前提,但也有贊成服貿的學者提醒,服貿協議大陸看似對台讓利,產業要西進也不容易。台大財金系教授黃達業:「簽署服貿要加一些附帶決議,就是說,獲利的產業,政府可以得到多少稅收,我輔導那些受害的產業,越是能夠具體拿出預算、政策,政府把他說明白,把保障政策白紙黑字寫出來,我想受害產業,沒有理由去杯葛,對我們台灣非常重要的服貿協議,大方向就是必須簽 如何簽,簽什麼內容?這是政府要做的。」

在不支持服貿的原因中,50.4%擔心影響就業和生意,也有42.2%怕台灣香港化,其中有7成的受訪學生,害怕服貿會影響就業,比其他職業類別,高出10%以上。

學運總指揮陳為廷:「一條一條、審查服貿協議,好不好?」

贊成的聲浪,選擇從全球角度看經濟,反對的則擔心台灣產業受衝擊,學者強調,沒有任何協議,是對一個國家百分之百有利,重要的還是政府能否有配套措施,扶植受衝擊的產業,將協議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青年「鬱悶世代」! 怕低薪更怕高房價

東森新聞 – 2014年3月26日 下午3:15

薪資到退嚕,工作越來越難找,20到24歲年輕人,平均薪資2.42萬,也形成「鬱悶世代」,典型怕沒工作、怕低薪,尤其怕高房價,宅神朱學恆也分析,這次青年學生走上街頭,也是一種情緒的抒發出口。

上班族汲汲營營,每天奔波討生活,2月失業率更攀升到4.09%,還沒畢業的學生,已經在擔憂。學生:「怕之後會找不到工作,我已經畢業一年了。」學生:「怕說他們大陸過來,競爭力會很強。」學生:「本來就有擔心了,可是會更擔心未來工作。」

他們就是專家眼中的「鬱悶世代」,怕沒工作怕起薪低,更怕高房價。輔大哲學博士周偉航:「上個禮拜,有比較明顯的下降,大多數的學生都擔心,出去之後的薪水,甚至能不能找到國內的工作,如果要在國外工作,將是在哪裡呢?」美國知名研究中心調查,認為平均35歲,就感到身心體力變差,更大部分是因為經濟壓力變大,走上街頭抗爭,成為另一種情緒抒發出口。網路名人朱學恆:「年輕人這次上街,是為了爭取自己未來的權益,跟未來的生活方式,影響的其實是未來5~10年,而那個時候正好是他們進入社會的時候。」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薪資30歲以下月薪有6成1不到3萬,更有8成7不到4萬,20到2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薪甚至只有2.42萬,有的年輕人乾脆選擇到國外打工。新加坡做工族陳雅茹(2013.8.17):「我叫陳雅茹,今年18歲,我從台灣來新加坡工作。」單手練習端盤子,18歲獨自飛到新加坡,只要過了試用期就有3萬3,現在學生走上街頭,展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輔大哲學博士周偉航:「世代的對抗,是年輕人對抗老年人,而且是對老年人失去互信。」鬱悶世代街頭發出怒吼,考驗馬政府智慧。

 

 

 

博鰲論壇報告:台灣競爭力 四小龍之末

2014/3/27【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

博鰲亞洲論壇昨天發布「亞洲競爭力二○一四年度報告」,報告指出,二○一三年亞洲經濟體的綜合競爭力,台灣排名第四,比二○一二年下降一名,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報告的評估對象是亞洲卅七個經濟體,評估指標分別為:商業行政效率、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基礎設施狀況、社會發展水平、整體經濟實力。

根據上述指標,新加坡再度蟬聯亞洲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其政府效率亞洲最高、高業服務水準、交通基礎設施等都保持國際一流水準。韓國、香港則居第二和第三,台灣則排名第四,比二○一二年下降一名。

博鰲亞洲論壇每年都會公布亞洲競爭力報告,今年前四名均為亞洲小龍,其次為紐西蘭、澳洲、日本、以色列、中國大陸、巴林。

報告指出,台灣作為高科技製造業的代表,二○一三的綜合競爭力排名變化不大,排在第四。在分項競爭力部分,報告認為,台灣長期擁有的創新優勢地位被韓國超越,在人力資本與創新能力方面排在第二位,原本排名第一的領先地位,由韓國取代。

報告指出,由於台灣在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出現下降,人均國際專利授權量相對減少,導致在創新領域相對減弱。

在整體經濟實力部分,台灣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因此排名較二○一二年下滑兩位,排在第十名。由於經濟增速下滑,致基礎設施改善幅度不大,基礎設施領域的競爭力受到削弱,較二○一二年下降二位,排在第七名。

在社會發展水準部分,由於在疾病控制和交通事故管理方面獲得較大進展,因此在此分項台灣的競爭力上升二名,從二○一二年的第十升至第八位。在商業行政效率部分,台灣營商環境改善,從第十四名升至十三名。

 

 

 

 

連11年贏台灣 南韓人均所得80萬台幣

依南韓央行統計標準 我國去年人均所得66萬元

2014年03月27日 蘋果日報

差距拉大
【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去年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年增4%至歷史新高2.6205萬美元(約80.2萬元台幣),連11年贏過台灣;另拜出口強勁成長和民生消費增加之賜,去年經濟成長率創2年新高達3%。不過,較南韓總統朴槿惠上月豪氣喊出的3年內人均收入4萬美元、經濟成長率4%,仍有很大差距。

南韓2006年人均GNI(Gross National Income)首次突破2萬美元大關,之後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一度回落至2萬美元以下,2011年達到2.4302萬美元,2012年增至2.4696萬美元,但增幅放緩。相較之下,若按南韓央行採納的統計標準,台灣人均GNI早在2003年即輸給南韓,去年我人均GNI為2.1586萬美元(約66萬元台幣)。

台灣居四小龍之末

台灣人均所得不僅長期落後新加坡、香港,與南韓的差距也逐漸拉大,續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我國主計總處採用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作為台灣人均所得標準,按我國標準,南韓人均國民所得2005年才正式超越我國。去年我國每人GNP為2.1452萬美元(約65.6萬元台幣),預估今年會增至2.1753萬美元(約66.6萬元台幣)。
南韓花12年讓國民所得從1萬美元倍增至2萬美元,如今要在短短3年內再倍增至4萬元,儘管經濟學家認為難度頗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也展現朴槿惠拼經濟的氣魄與決心。
另外,南韓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0.9%,全年成長3%,表現優於原估值,且是2011年來最強勁成長。南韓央行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3.8%,並下修通膨率預估至2.3%。
南韓央行經濟統計部門負責人鍾永太(譯音)說:「去年出口和內需均衡貢獻了經濟成長,驅動成長的是民間部門而非政府。」

韓出生率連跌13月

南韓出口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一半,去年成長4.3%。
單從數據看來南韓經濟似乎不錯,但實際情況未必有那麼好。《韓國時報》報導,南韓像極了1個債務沉重的人同時使用好幾張信用卡,挖東牆補西牆、以債養債度日,去年家庭、政府、企業負債已暴增至3.51兆美元,將近是全國GDP的3倍,若不盡速扭轉這種惡性循環,20年後恐步希臘後塵瀕臨破產。
此外,南韓也面臨出生率過低、人口老化等問題。據官方統計數據,1月約有4.14萬個嬰兒出生,較去年同月減少6.3%,已連13個月下滑,和台灣一樣面臨少子化危機。

 

 

 

日本下周加消費稅 掀商品搶購潮 商界憂打擊消費意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6 11:31:10 

日本將於4月1日(下周二)起加消費稅,是17年來首次,不少民眾趕在加稅前搶購商品,當中較昂貴的家電產品特別搶手。不過在零售業小陽春背後,商界始終擔心加稅後會嚴重打擊消費意慾,衝擊「安倍經濟學」引起的復甦勢頭。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由下周二起,日本消費稅將由5%上調至8%,以配合政府增加收入減少負債的計劃。日本對上一次上調消費稅是1997年,當時由3%上調至5%,結果導致內需和消費急跌,加上隨後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令日本經濟飽受重創。由於當局計劃在明年10月進一步把稅率上調至10%,日本各界都擔心今次加稅或令當年的噩夢重演。

日本各地民眾都開始趁加稅前趕緊掃貨。大型電器及家用品百貨Bic Camera表示,雖然上月嚴寒天氣持續,但公司的電動牙刷、家用雪櫃和洗衣機等銷量仍按年增加14%,顯示需求強勁。群馬縣一間家電零售商也說,本月冷氣機銷量較去年同期飆升2倍,雪櫃和洗衣機銷量亦急增1倍。

商界認為,掃貨潮反映民眾對加稅的憂慮,並已有心理準備生意在加稅後短期內會受到打擊。雖然有企業以「加稅不加價」為旗號爭取消費者支持,但也有些迫於日元貶值造成的成本壓力,不得不加價,例如吉野家決定把牛肉飯由280日元(約21.2港元)加至300日元(約22.7港元),廉價髮型屋QB House也將每次剪髮收費由1000日元(約75.8港元)加至1080日元(約82港元)。

部分投資者批評首相安倍晉三沉醉於改寫日本安保策略等右傾目標,多於重視經濟,因此對「安倍經濟學」缺乏信心。

由於日企十分倚重國內市場,撇除銀行以外的日本50大企業中,近2/3的營業額都來自境內,肯定會受加稅衝擊。日本汽車業界就預料,加稅後銷售額按年可能急跌15%。

雖然日本政府推出總值5.5兆日元(約4173億港元)的緩衝措施,但外界認為並不足以抵銷加稅帶來的衝擊,特別是近期經濟情況並不理想。日本1月通脹率為1.4%,但升幅主要來自商品而非服務業,意味物價升幅主要由日元貶值推高進口貨值所致。

外界預期安倍政府今年夏天將就修改憲法解釋、以及就解禁集體自衛權進行最後討論,由於此事遭到包括執政聯盟內部的反對,分析指一旦有關爭議減弱安倍政府威信,安倍可能會放棄削減企業稅等經濟改革措施,挽回支持,為日本經濟前景增加不明朗因素。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日本上調消費稅料打擊消費意慾,當局決定推行新例,允許商店標價時,選擇標示不含消費稅的價格,令價錢看起來較吸引,很多超級市場和連鎖店都已採用此做法。不過有學者對此表示反感,認為此舉是「加價扮減價」,欺騙消費者。

當局規定在2017年前,商店只要貼出告示,告知顧客要另付消費稅,便可在商品上標出不含稅價格。以星巴克大杯裝綠茶星冰樂為例,目前標價550日元(約41.7港元)是含稅價格。下周二起,每杯標價將變成530日元(約40港元)的不含稅價格,看來像便宜了,但計稅後實際要付572日元(約43.4港元)。

東京大學教授吉川洋批評做法「荒謬」,幾乎是在侮辱消費者。政府官員則指,當局為新標價政策設定3年限期,是為了緩和加稅對商店標價不便造成的影響,亦是考慮到明年10月可能再次上調消費稅。

 

<<台灣房產相關>>

房市供給大增 買氣未降溫

2014/3/27【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昨(26)日公布國銀貸款餘額,象徵房市供給面的建築融資2月增至1.52兆元,較1月大增115億元。央行官員表示,政府預計明年7月啟動容積獎勵上限限制,建商提前湧現一波搶建風潮,使建築貸款餘額續創歷史新高。

相較於房市供給量大增,象徵需求面的房貸餘額2月不增反減,2月底為5.66兆元、月減37億元,終結連11月上漲。

央行官員指出,2月房貸餘額下滑,主要是適逢春節長假,營業天數較少所致。但觀察2月房貸餘額年增率4.34%,創下近兩年半新高,顯示房市買氣並未降溫,還是相當熱絡。

央行統計顯示,2月建築融資餘額飆上1.52兆元,連續兩個月增加逾百億元,年增率4.72%,創2013年1月以來新高,顯示出建商推案積極,中長期房市供給量有暴增之虞。

銀行主管說,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房市供給量增加,有助價格平穩,但國內房價仍居高不下,主要有幾個因素。第一是精華地段的稀有性,例如台北市為主的大台北地區炙手可熱,房價自然很抗跌;其次則是華人一直有購屋置產、保值兼抗通膨的概念,有助支撐房價。

另外,很多人擔憂未來子孫買不起,因此有能力的中產階級會提早置產、一次買上好幾間。

銀行主管說,中國人熱愛投資不動產,認為「有土斯有財」,過去是「養兒防老」,如今則是「養房,以防未來子孫買不起」,現在的購屋潮其實已能滿足未來兩、三個世代的需求。

國內投資工具不多,由於房地產已有超過十年的大多頭榮景,許多民眾認為房價「只漲不跌」,持續加碼房市。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北市12月房價微漲 公寓住宅連兩月下跌

作者: 段楚禎 | 卡優新聞網 – 2014年3月27日 上午7:40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去(102)年12月住宅價格指數,全市及大樓分別上漲0.65%、2.84%,公寓住宅價格指數則連兩月下跌;四個次分區僅萬華文山北投區上漲3.78%,其餘三區則微幅下跌0.51%至0.91%。

  102年12月住宅價格指數為114.69,標準住宅總價1,435萬元、每坪單價52.78萬元,較11月上漲0.65%,較上(101)年同期上漲11.98%;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17.85,總價1,666萬元、每坪單價57.45萬元,較11月上漲2.84%,較上年同期漲11.7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09.74,總價1,350萬元、每坪單價46.64萬元,較11月下跌0.44%,較上年同期則漲9.52%。

  台北市地政局表示,全市及大樓近2個月月線、季線、半年線均呈微幅上漲,但季線與半年線距離接近,顯示短期價格上漲力道高於中長期;公寓月線近2個月走跌,向下突破季線與半年線,短期價格有轉弱的趨勢。

  就四個次分區分析,大安信義中正區住宅價格指數110.61,較11月下跌0.91%,標準住宅總價2,062萬元、單價每坪71.41萬元;中山松山南港區住宅價格指數120.26,較11月下跌0.51%,總價1,290萬元、單價每坪55.22萬元;士林內湖大同區住宅價格指數111.02,較11月下跌0.81%,總價1,413萬元、單價每坪48.31萬元;萬華文山北投區住宅價格指數112.99,較11月上漲3.78%,總價1,173萬元、單價每坪41.92萬元。

  以住宅價格指數與基期相較,最高為中山松山南港區120.26;萬華文山北投區112.99,士林內湖大同區111.02,大安信義中正區110.61,漲幅相對較平穩。除萬華文山北投區上漲3.78%,其餘均下跌,其中大安信義中正區下跌0.91%幅度最高,士林內湖大同區下跌0.81%,中山松山南港區下跌0.51%。

  若與上年同期相比,以中山松山南港區上漲15.85%最高,萬華文山北投區上漲12.00%次之,大安信義中正區及士林內湖大同區漲幅相對較低,分別為10.53%與9.33%。

 

 

 

北市新成屋 房屋稅恐翻倍

作者: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3月27日 上午6:02

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台北市明年房屋稅又要漲了!北市府今年針對99條路段率進行調漲,以捷運站、重劃區、特定商圈為本波調漲重點,平均調幅約9%,總計約6.6萬戶房屋受影響;此外,今年7月起將採用調高後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不溯及既往),預估明年新成屋的房屋稅恐將翻倍。

台北市公告路段率調整每3年重新檢討一次,前次2011年總共調高452條路段,總計影響約37萬戶,相較於上一次的路段率調整,今年路段率調整的整體影響程度較小;12個行政區中僅有萬華沒有調漲,其中,大安區有21個路段調高,數目居北市之冠。

但在北市特定商圈如信義計畫區、永康商圈、大直重劃區、饒河街夜市、南港經貿園區、內湖科技園區等,整體平均調幅約9%,根據主管機關統計,約可增加1.3億元的稅收。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北市路段調整最多為大安區21個路段,多位處市中心的精華路段,如大安路、永康街、四維路、安東街、安和路、延吉街、金山南路、信義路、通化街、瑞安街、臨江街、麗水街等,平均調漲幅度約10%。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區通北街65巷51號至67號,就是高總價豪宅「富邦九莊」,此次路段率調漲了50%,相當驚人;另內湖五期重劃區的南京東路六段從舊宗路到金豐街,路段率也調漲了25%,是此次調漲幅度最大的2個區段。

國內房屋稅的稅基為房屋現值,評定房屋現值的因子包括房屋構造標準單價、耐用年數、折舊率及街路等級調整率等。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針對「路段率」的調整,影響層面不僅只有房屋稅而已,購屋成本「契稅」也變沉重了;另外,若被評定為高級住宅,除了既有房屋稅外,將加計既有房屋稅乘上1.23.2倍的路段率,換言之,路段率愈高的豪宅稅負愈沉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政府此次將超過30年未調漲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進行大幅度調整。

曾敬德表示,今年7月1日後新建、增建、改建的新成屋,將採用調高後的標準單價,以目前房屋構造標準單價都出現倍數以上的調幅來看,7月起請領使照的新成屋,明年繳交的房屋稅,將出現倍數增加的情況。

 

 

 

〈獨家〉人潮聚財地 五分埔年商機400億

作者: 蔣志偉 谷庭 | TVBS – 2014年3月26日 下午7:15

五分埔有3千多家店,一年商機上看4百億,不少店家都身價非凡,因為月營業額至少要有200萬以上才能生存下去,因為像靠近捷運站的店家,5坪大租金20萬起跳,還年年喊漲,加上現在日韓港觀光客蜂擁而來,平均每個人都會帶上5、6件,很多店家也轉型變成零售為主,因為跟批發比起來價差可賺2、3倍,也有業者不想進去商圈廝殺,在外圍租倉庫當大盤商,一個月省下10幾萬租金拚利潤。


大盤商員工:「快一點要出貨囉。」

快手裝袋,壯漢跟時間賽跑,60、70件牛仔褲5分鐘裝成一大袋,馬不停蹄趕包貨,25坪大倉庫有3萬件牛仔褲,他們是專賣五分埔批發商上頭的大盤商。大盤商員工:「如果慢給客人,客人就會有些不滿意之類的。」

大盤商老闆蔡孟哲:「(不租店面)應該可以多省20萬,因為租金就剛好20萬,剛好省掉。」

大盤商月營業額,得維持6位數以上才能生存,業者推估,五分埔店家更身價不凡,每月營業額至少有200萬,加上商圈約有3千多家店,人潮、錢潮就像個聚寶盆,一年商機上看400億。

馬來西亞觀光客:「肯定會買、我會買很多很多,朋友有來買,有來逛過,跟我們講,我們就會很想要來見識一下。」

五分埔店家:「他們一個人都會帶個5、6件吧。」

五分埔內店家說,過去批發比利佔8成,現在反而收入來源散客零售增加到一半。五分埔店家:「(租金)每年都漲,以前是不接受零售,那現在是連零售都接。」

過去五分埔最繁榮區域,是靠近五分埔的港街,但逐漸轉移到鄰近捷運站的1、3、5街,人氣旺店面越貴,5坪大租金就要20萬起跳,不少五分埔店家也轉型變零售,因為像牛仔長褲批價230元、可賣690,短褲也翻倍賣,價差2、3倍,畢竟日韓港觀光客蜂擁而來,店家做生意,改變經營策略,搶賺熱錢,希望自己就是下一個大富翁。

 

 

 

北市商辦回溫 小型搶手

2014/3/27【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商仲統計實價登錄實施以來的商辦交易資訊,發現台北市主要路段商辦交易價量俱揚,以總價1000萬至3000萬元、面積50坪內的辦公室最受投資人青睞,占總交易量逾4成,顯示中小型商辦比大辦公室搶手。

CBRE世邦魏理仕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去年第4季北市商辦每坪平均成交單價77萬元、年增6%,總價1億元以上案量季增1.13倍,商用市場信心逐漸回穩。

據統計,大安區商辦價格穩坐龍頭,去年第4季平均單價101萬元,較其他區域貴3成以上;若分析台北市中心主要路段,以中山區交易最熱絡,成交案件數占3成,其次才是信義區、松山區。

世邦魏理仕台灣代理部董事陳頌民表示,中山區可供散賣的辦公室較多,且面積多在50坪以下,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進入門檻低,其中又以松江路沿線最受歡迎,捷運新莊蘆洲線松江南京站至行天宮站路段兩側,也受惠捷運通車、跟著熱銷。

陳頌民說,捷運站周圍商辦大樓近來成為投資熱點,捷運信義線沿線的信義路三至五段、基隆路二段及安和路周邊辦公室,平均價格年成長26%,突破每坪90萬元,帶動去年交易熱潮。

他表示,今年底松山線將開通,除了住宅熱,預期商辦大樓也會跟著看漲,尤其南京東路四、五段的商辦每坪50萬至65萬元,適合一般投資者購買,是近來指名度最高,也最具增值潛力的產品。

 

 

 

新竹地區商圈小案驚現 強攻低總價市場

2014/3/27【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近年來,新竹市區較具指標性的大型建案稀少,除了地主惜售、建地難整合外,土地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因此建商開始推出一些小基地、以小坪數產品為主的建案,雖然單價拉高,但總價與區域新成屋、預售案比還是相對低價,主攻投資置產客及首購族群市場。

首先看到位南門街上,城隍廟商圈內,盛翔建設自建自售的新成屋案「安縵儷舍」,屬商業用地,規劃共84戶,為1~2房格局,總價356~539萬;主要強調位處市區地段之外,訴求戶戶有陽台以及附設裝潢、家電。因總價相對低廉,剛公開即吸引不少投資客詢問。

而同樣位於市區地段,中山路上的預售案「建祥靜居」,規劃單層3併,共31戶(含1戶店面),住家為2~3房格局,但因單價29~38萬/坪,屬區段高檔,再加上接待中心設於附近店面,停車較不方便,故近期表現不甚理想。

另外此區還有一中小坪數產品的建案「江山朵夫」正在醞釀,為日新建設投資興建,據了解,該建商向來皆是以相對低房價的策略行銷,此案也不例外,目前雖未正式公開,但收訂狀況非常好,買單的大多是粉絲客。

未來新竹市區地段,還是有不少零星小型個案預告推出,如大原開發安康街案、禾楓建設中正路案等等,對於房市需求量仍大的新竹市區,無疑是一大福音。

 

 

 

房地產太吸金 產業趨向空洞化

2014/3/27【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近日產業出現一枚震撼彈,那就是石化大廠台塑宣布與日商合作,一起蓋透天厝,正式進軍不動產,引發各界熱烈討論。事實上,這波地產大多頭實在太誘人,跨行涉足不動產的不只台塑一家,只是連石化業龍頭也跳進不動產裡,不只讓人驚奇,更使台灣產業空洞化的再添欵慮。

住展企研室指出,公司行號跨行業多元發展,乃是商場上常見的是,過去早就有他行業跨足不動產的例子;但民國98年以後,因不動產價格快速拉高,跨足不動產業的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

跨足不動產的公司,通常會採多角化經營,不會廢棄本業,如國營事業色彩的台肥、中華電、中油、中鋼;民營者如大同、南港、嘉泥、南紡、士電、裕隆等不勝枚舉。產業多角化經營並非壞事,較讓人擔憂的是,部份公司是完全拋棄本業,全力轉作不動產業。

拋棄本業轉進不動產業者並不罕見,尤其是98年後案例更多。當大家把資金集中在不動產上,雖然不動產業蓬勃發展,但其他產業相對勢微,產業空洞化危機隱隱為患。即使未拋棄本業者,如大同等公司,其本業幾乎都是虧錢的,EPS大多靠開發不動產挹注。

會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乃是國內產業無法轉型與升級,毛利率疲弱不振;對許多毛利只有三到五個百分點的電子業、製造業而言,不動產業毛利通常能衝到二十個百分點,超高毛利確實讓人垂涎。

然而,一旦產業資金集中在不動產,而國內金融機構又有約4成的放貸集中在不動產放款;若不動產發生危機,國內經濟體系恐怕會陷入動盪,牽連之環節也會遠比想像中來得到。同時,其他行業因投資資金相對少,久而久之,競爭力可能會隨之下降,更跟不上國際的腳步。若長久都是如此,對國家產業經濟發展是福是禍,或許答案昭然若揭。

 

 

 

黃烱輝:學運對房市影響不大,對經濟和股市衝擊較深

2014/3/27【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

不動產代銷公會全國聯合會2014年3月26日舉辦新春聯誼,理事長黃烱輝表示,服貿協議引發的學運抗爭,目前看來對房市影響不大,他比較擔心的是對經濟和股市衝擊。至於其他理監事則表示,目前房仲代銷經紀業還未納入服貿開放的名單中,不過,萬一經紀業開放,恐怕也會衝擊台灣業者生存。
 
黃(火冏)輝表示,以整體房市表現來觀察,全省「低單價、低總價」的自用產品,都有不錯銷售成績;至於「高單價、高總價」的產品,從2013年第4季起買氣就轉弱了。對於2014年的市況,他說,上半年全台的預售供給量確實增加,建商都希望建案能夠提早在上半年推出,以避開下半年的選舉,因為選舉年政府會有什麼新的房市政策仍是未知數。雖然未來全球可能邁入升息,但預料升息幅度不會太大,低利率仍有利購屋,因此2014年的房價難看到跌勢。
 
代銷業者分析,大陸的小型經紀業者應不會有赴台灣投資的意願,來台可能性高的或將是大型、甚至是具國企背景的廠商,這些廠商有龐大的資金實力,來台承攬代銷或仲介案,佣金收取將具競爭力,以台灣目前的代銷佣金在5~7%,大陸是否有可能以1%來搶市?尤其,台灣的仲介佣金只規定上限,未規定下限,業內實在擔心對岸大財團來台殺價競爭,萬一如此,台灣的廠商受到的衝擊肯定不小。

 

<<其他 >>

上班卒仔╱成功 來自信念

2014/3/27【經濟日報╱周怡秀】

好萊塢電影「華爾街之狼」,描述的是一位股票經紀人,靠著一股想贏、想賺大錢的意志力,從小咖一路爬升到一家公司的負責人,也經歷人生大起大落的故事。

先姑且不論主角的私生活,就工作態度的部分,可以衍生出許多職場學,供我們參考學習。

有人說,一個人不能成功達成目標,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想要成功的意念不夠強烈。

可見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必定是刻意地努力、投入與付出,若有導師的導引就更容易走向成功之路。

【心得分享】

劇中的領導者擅於利用語言激勵對於未來抱有美好幻想的年輕人,讓他們能時時刻刻、清楚地想到自己的目標,而卯起來用盡全力努力衝刺。

他用巨額獎金立即回饋給達成目標的人,讓人人都能看到努力的成果。套用到組織裡,就是「堅定信念」與「即時獎勵」。

一再重覆的「堅定信念」使下屬能為實踐夢想而努力,進而達成組織目標,而「即時獎勵」更能使下屬確信只要是朝對的方向付出,終究會獲得甜美的果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