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央行:物價指數 還在可接受範圍

2014/7/9【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公布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六四,中央銀行官員昨天表示,目前物價的成長率還低於百分之二,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不過,因銀行利率卻不動如山,實質負利率跟著擴大,民眾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不但趕不上物價漲幅,「倒貼」還愈來愈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主計總處預測,第三季及第四季CPI年增率將繼續升高,這也意謂著,國內負利率情況將更惡化。

金融界人士表示,全球景氣還沒有真正復甦,央行今年可能不會升息,靠利息收入過活的人,要有荷包不斷縮水的心理準備。

234  

                       

 

 

 

機械設備6月出口 年增12.7%

作者: 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9日 上午6:11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國內機械設備外銷也逐月升溫,上半年出口值突破百億美元。台灣區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表示,6至8月國內機械每月出口至少19億美元,今年出口值比去年成長1成、逾200億美元,機械產業產值可望首度突破新台幣兆元,躍升為兆元產業。

台灣區機械公會統計,國內機械設備6月出口值19.1億美元、年增12.7%,換算新台幣576億元、年成長13.7%,優於電子業6月出口成長9.9%;其中,銷往美國成長21%、輸日增長27%、外銷德國成長41%。累計上半年機械設備出口值101.7億美元、年增8.2%,折新台幣3,070億元,年增率10.6%。

王正青表示,全球經濟及景氣仍充滿不確定變數,買賣雙方都不敢做長單,業者目前接單以3個月以內短單為主,6、7及8月每月出口值均可維持19億美元;但依目前情勢研判,今年出口可達新台幣6,500億至6,60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

但王正青也不忘示警,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破30元大關,將削弱台灣產業外銷接單能力;此外,中韓領導人表達今年底將簽署FTA,9成以上產品都可享受零關稅優惠,這對台灣整體產業是大災難,何況服貿協議卡關,後續貨品貿易協商也一籌莫展,業者只能自求多福。

 

 

 

 

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 台第三

中央社 – 2014年7月8日 上午11:18(中央社記者鄭崇生北京8日電)

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今天公布,在台灣、大陸、香港與澳門的評比中,台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今年第2季為84.7,是台灣首次在這項調查中擺脫最後一名。

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由台灣輔仁大學、大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共同調查,上午在北京發布。

在今年第二季,香港成為四地中的墊底,為84.0,台灣是第三為84.7。

輔大統計資訊學系教授謝邦昌分析,台灣消費者信心回升,顯示熱錢回流,短期來看,下半年股市有機會上萬點,但長期來說,也有隱憂,包括年底即將到來的選舉及各國急起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尤其是中韓FTA,一旦通過,將對台灣造成很大影響。」

細看分項指標,台灣的「投資股票」信心指數最高、為113.1,最低的則是「物價水準」為51.3,謝邦昌說,台灣民眾對投資樂觀,擔憂物價水準的發展,是受到薪資長期低迷的影響。

而香港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這項調查中首次墊底,今年第二季還輸給澳門,謝邦昌表示,這是非經濟因素的「占領中環」運動,對香港的消費者信心造成影響。

他說,其實兩岸四地的消費者信心都有共同特色,就是這項經濟領先指標都受非經濟因素干擾。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系博士劉方濤表示,香港消費者信心調查整體「偏向悲觀」,尤其對物價狀況及購屋最擔憂,但他認為,從香港自身比較,消費者信心指數並沒有太大波動,而是其他三地成長較多,導致香港排名墊底。

在大陸方面,第二季消費者信心指數有所回升,結束連續3季的下降,大陸首都經貿大學副教授阮敬表示,歷經經濟增速的換檔期及結構調整陣痛期,尤其是在官方調控房地產市場逐漸出現效果後,大陸投資者的消費信心逐漸回升。

這項調查分項指標包括經濟發展、就業、物價狀況、生活狀況、購買房屋及投資股票。

 

 

 

 

世銀:全球需要中國長期穩健的成長

作者: 鉅亨網編譯呂佩憶綜合外電 | 鉅亨網 – 2014年7月8日 下午1:30

中國的經濟成長正從出口與投資導向內需消費與製造。世銀總裁金墉指出,中國的經濟重整將帶動更穩定的成長,全世界需要中國長期強勁的成長。目前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邁向可持續性的成長。

世銀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估,中國的經濟成長將自 2013 年的 7.7% 降至 2014 年的 7.6%,到了 2015 年將再降至 7.5%。金墉指出,他較不擔心中國原先的極高的經濟成長小幅萎縮。他認為,如果中國能持續改革的步調,就能朝向具有持續性的長期成長。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亦表達相同的看法。根據彭博新聞引述拉加德的話,她認為新興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經濟不會嚴重萎縮,成長幅度是慢慢減弱,成為可持續的成長。

另一方面,中國的外貿夥伴呈現經濟改善的跡象,預期中國下半年的外貿增幅將提高,有助於達成全年經濟成長目標。

美國第 2 季製造業數據優於前一季,5 月零售銷售亦呈現年比與月比成長,企業信心升高,這些都顯示美國經濟穩健改善。雖然歐洲表現相對較差,但第 2 季消費增加、勞動市場也略見改善,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可望穩定。

東協經濟體亦回升,其中印尼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 2005 年來最高水準。東協逐漸成為中國的主要出口對象,因此,東協的經濟成長,亦有助於中國的出口。

相較之下,俄羅斯與巴西經濟成長則是緩慢,但由於俄巴是中國的主要商品供應者,兩國經濟緩慢的成長代表中國更有機會以更低價買進商品,有助於壓低中國的生產成本、控制通膨。

 

 

 

 

美國經濟力道再添樂觀!5月份消費信貸躍增7.4%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4-07-09  10:55     

美國聯準會 (Fed) 週二 (8 日) 公布,5 月份美國消費者信貸再度強勁成長,因民眾申請更多車貸購買新車,儘管增幅較前月降溫。這也使得美國消費者未清償貸款總額逼近 3.2 兆美元。

數據顯示,5 月份美國消費者信貸經季節調整後較去年同期增加 196 億美元或 7.4%,大致符合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增加 200 億美元,但低於 4 月份經修正後增加的 261 億美元或 10%;當時增幅創 2011 年 7 月以來新高。

其中包含車貸及就學貸款的美國消費者非循環信貸,增長力道依舊強勁。5 月份這類貸款規模較一年前躍增 178 億美元或 9.3%,創 1 年來最大增幅,且為連續第 3 個月成長規模達 9%。同時逆勢高於 4 月份增加的 173 億美元。

包含信用卡借款的美國消費循環信貸,5 月份則較一年前增加 17.9 億美元或 2.5%,但規模遠低於前月的增加 88.5 億美元或 12.3%,當時創 2007 年 11 月以來單月最大增幅。

《彭博社》報導,今年美國就業市場改善,加上股市走揚,讓消費者更有信心申請更多貸款。今日數據也呼應美國汽車銷售強勁及傢俱與家電用品需求走強,後者與房市復甦有關。種種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自第一季的萎縮趨勢反彈。

三菱日聯東京銀行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 駐紐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 Chris Rupkey 指出,上述數據明顯反映出美國消費者信心狀態,有利於消費者支出前景。他認為,美國民眾因為就業市場改善而有能力擴大借貸,意味經濟成長具有一定的維繫力量。

 

 

 

 

紐時:全球資產樣樣漲 也恐泡沫化

2014/7/9【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目前全球處於「每種資產都漲」,也很可能「每種資產都泡沫化」的時代。環顧世界,幾乎每種資產都來到歷史高點,股票、債券、新興市場、已開發市場、都會辦公大樓、美國愛荷華州的農場,成交價都創新高,不過,這也意味再上漲的空間有限,因此投資人的投資報酬率都偏低。

在兩年前爆發債務危機的西班牙,投資人搶著買政府公債,最近殖利率已降至自一七八九年以來的最低點,投資人照樣接受。

在紐約,地址為華爾街一號的新藝術風格辦公大樓,今年五月以五點八五億美元成交,三個月前房地產業界才估價約四點六六億美元。

在法國,Numericable有線電視公司最近發行債券借到一百一十億美元,創史上最大筆垃圾債交易,一般而言垃圾債風險極高因此利率也偏高,但這筆交易利率只有百分之四點八七五。

這種樣樣都漲的現象源自兩股相關的力量。全球的存款超出企業的投資,同時,全球主要央行已連續六年維持低利率,而且還憑空印出更多鈔票來刺激經濟成長。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孔睿思說:「我們所處的世界,已少有明顯便宜資產。你若要我說哪裡還有便宜可撿,我也說不出來。」

想獲得更高投資報酬率的投資人固然氣餒,但更大問題是,經濟接下來會如何?這種低投報率的情況還會持續多久?這種「樣樣都漲」的榮景何時結束?

自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像美國國庫券這樣的安全資產僅以微利回報投資人。但過去這兩年,連高風險資產,像是股票、垃圾債券、房地產和新興市場債券的利潤都很薄。

想買美國公司的股票嗎?目前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成分股,每投資一美元,分得的公司獲利約五點五美分,兩年前是七點四美分。

買房地產?美國的辦公大樓和公寓大樓也漲多了,再上漲的空間有限。買海外資產?不只有西班牙和其他南歐國家的債券殖利率暴跌,新興市場債券的利率也偏低。巴西和馬來西亞政府公債利率只有百分之四左右。

「樣樣都漲」顯然有經濟風險,較好結果是全球經濟成長加速,使昂貴的資產看起來較合理,但也可能有一種或一種以上資產泡沫化,引發新經濟動盪。

 

 

 

 

<<台灣房產相關>>

容積管制 爆雙北高雄搶照潮

作者: 王玉樹╱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9日 上午6:11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

容積總量管制明年7月上路,引發一波建商搶照潮!內政部最新建照核發數量統計,今年1到5月全國建照核發總數年增4.5%,雙北市、高雄市三都建照成長數更高居前3名,並以台北市年增5成6最驚人。

建商認為搶照後可透過工期調節,不會在同一時間引發賣壓,然而,房仲研究單位表示,特定推案量大的區域,還是會有銷售壓力。

總計全國今年前5個月建照核發數量達5萬5291宅,年增4.5%。其中新北市建照核發突破1萬宅以上,數量全國最多,但增幅最大的台北市,共核發2727宅,足足比去年同期高出5成6,高雄也多出3成4。

「對建商來說,當然蓋越多越好。」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一語點出搶照風原因。對於雙北與高雄外,桃園、台中與台南其他三都核發數量卻不增反減,尤其桃園減4成最多現象,她解讀說,六都建照數仍占全國建照量的七成,卻已經下滑5%,顯然不少建商已經居高思危。至於六都外的縣市核發量上升,則主要是宜蘭、苗栗與雲林等高鐵設站、地方選舉建設話題帶動關係。

對於搶照是否會衍生未來區域賣壓?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強調,建商在買地時多已將容積成本估進去,現在法規變化基於「成本」得先領下來。建照拿下來的有效期限只有9個月,但是建管處核發給建商工期通常可以到實際的2倍,加上開工展延等可調節手段很多,一個案子從領照到開賣時間可以長達6到7年,建商未必要在同一個時間點完工與銷售。「不認為會有一股大賣壓。」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基本認同這種說法,但他認為供給量大,又缺乏基本面的支撐特定區域,可能會感受到壓力。

 

 

 

  

建商搶照 房價可望下修

2014/7/9【聯合報╱記者蕭韻純/台北報導】

內政部統計月報最新數字,今年前5月建照核發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5%,共55291戶;北市在個案帶動下,年增逾5成居冠,建照核發數2727戶。建商積極搶照,造成區域賣壓大增,房價有機會鬆動。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台北市受到景美地上權開發案的帶動,增幅為六都之首;但台北市供給量仍維持六都最低的健康水位,僅2727戶。

新北市今年前5個月在六都建照核發數量最高,核發數11454戶,年增18.97%;高雄年增33.7%,建照核發數7142戶。

業者指出,未來房市供給量持續增加,將使得房價出現鬆動。然而,依建築法第54條規定,建商應在取得建照後6個月開工,且可申請展期一次,期限為3個月;意味著,建商只要在9個月內開工即可。因此,建商在搶照後,可觀察未來房市,再決定是否動工,也未必馬上造成市場上的賣壓。

曾敬德說,特定區域供給量大,又缺乏基本面的支撐,個案銷售就會感受到壓力。

明年7月1日以後,非都更地區的容積獎勵上限最高為20%,都市更新地區不得超過法定容積50%。舊市區小建築基地合併開發、海砂屋、輻射屋拆除重建,則維持現行不超過30%的規定,雖也給予業者2年緩衝期,但成本將增加。

曾敬德分析,政策的改變對台北市以外的大型重劃區,或大面積的開發案影響最大,可能爭取的容積獎勵大幅縮水,因此今年以來可以發現開發商提前因應。加上目前房地產價格仍處於高檔,當前雖有政策干預房市,但價格大致維持穩定,仍有推案的空間。

 

 

 

 

 

十大代銷 Q3量縮730億

2014/7/9蘋果日報【王筱君╱台北報導】

打房加選舉效應 「議價空間變大」

房市冷颼颼,政府持續祭出打房新政策,加上年底七合一選舉愈來愈近,第3季代銷推案轉趨保守,觀望氣氛濃。《蘋果》統計全台10大代銷Q3推案總量僅1535億元,較第2季量縮730億元,代銷三強中僅新聯陽實業維持570億元接案量,海悅廣告440億元案量多為延續第2季舊案,甲山林因旗下愛山林建設進行公募增資,不便透露推案量。

政府緊縮貸款額度衝擊新成屋買氣,新聯陽實業總經理黃清益表示,銷售端不可能硬碰硬,代銷會轉向爭取自住買盤,中小坪數將成為市場主流。海悅廣告總經理王俊傑認為,近期受政策影響推案量縮很正常,消費者議價空間有擴大趨勢。

南買家趨保守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創意家行銷副總何志正以巴菲特名言比喻房市,未來不會全面好或壞,地段才是關鍵。創意家行銷第3季鴨子划水,雙北市推案總量達220億元,在長安東路推出第1個自建案「華山33」,規劃5060坪換屋產品,何志正分析,北市1年約8萬戶購屋需求,供遠低於需。
第3季新北市新店華城推案熱鬧,相繼推出「華固華城」、「富邦豐泰」與「晴山滙」等案,總銷達95億元,因華城社區管委會與康橋雙語合作招生,吸引頂端族群在此置產,港資豐泰地產推案也帶入國際買盤。
上半年房市北冷南熱,打房效應已在中南部發酵,高雄上揚廣告總經理林聰麟坦言:「買家轉趨保守,目前房價平穩,失去上衝動能,但建商也不願犧牲利潤,只能維持僵持狀態。」上揚廣告將推神揚建設民權路地上權住宅案,相較周邊「都廳院」、「國硯」豪宅價,此地上權案規劃25
30坪,每坪開價17萬元,盼能獲得首購族青睞。
廣誠廣告協理周惠賓也認為高雄第3季是首購、剛性需求市場,透天產品若總價控制在2000萬元內,也能吸引換屋族;台中萬群地產在北區雙十路麗寶案總銷200億元,包括首購、首換產品。

 

民眾盼逢低買進

萬群地產總經理謝坤成嘆,10年前就有學者喊房市泡沫化,多少年輕人不敢買房,10年後只是更買不起。民眾陳先生稱:「聽說已進入買方市場,農曆7月又是房市淡季,希望能趁機議得好價,逢低買進。」

123   

 

 

 

 

推出1字頭房價 淡海房市期待加溫

2014/7/9【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淡海新市鎮,在進入傳統旺季後,推案如預期大量釋出,但在雙張的打房言論下,接著賄賂、關說等事情連環爆,加上威秀影城傳出不進駐的消息,本區房市等同被連揮重拳,6月份的來人成交又再下探,指標案「海洋都心」、「台北灣」等來客量也同樣減少,一般建案來客量一周只剩20組左右,業者可能正過著近年來最冷的夏天

即便目前市況不佳,但新案還是積極推出,久未有新供給的中山北路二段,推出新案「川普寬庭」,基地位於189巷內,靠近興建中的行政大樓、運動中心,離新市國小、家樂福都不遠。

「川普寬庭」位置可說是目前新市鎮最佳,當然開價也不低,表價來到35~37萬/坪,成交價要站上3字頭,是目前除了「天藝」外淡海最貴的建案。規劃2~3房,可售約80戶(合建案),主力產品是28坪2房。

宏普建設推出新案「宏普有逸天」,基地位在新市二路一段、後洲路一段口,規劃挑高3米6及3米2/4米2複層式住宅,坪數16~30坪,表價23~28萬/坪,廣告戶499萬(含車位),主打首付49萬低門檻。

新案還有位置偏北側的「勤家捷奏」,基地位於安置住宅-國家新都旁,南側還鄰有廟宇,單價十分親民,表價23~24萬/坪,廣告直接打每坪19.8萬,要用全區唯一的一字頭價格殺出一條血路;其規劃29~44坪的2~3房產品,預計再1~2週公開。

此外還有「花見」、「遊川風」、「宏盛水悅」、「佳順有囍」等新案陸續將公開,雖然業者普遍對往後市場有點擔心,但像「海洋都心3」、「宏盛水悅」這類超級大案仍會釋出大量廣告,在農曆七月前衝刺一番。

 

 

 

 

 

蘆竹南崁房價兩年漲幅達三成 大竹間接受惠

2014/7/7【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據住展雜誌統計,剛升為蘆竹市的平均房價已高達28萬/坪,又較去年同期上漲約一成,其中交通最便利,生活機能最成熟的南崁地區,每坪房價更站上3字頭,又較二年前上漲約三成,漲勢相當明顯。也因如此,日前央行又再度發布擴大管制區域,其中蘆竹市就在管制之列。

然而南崁地區的房價水準之所以仍能一路上漲,除周邊的桃園市中正特區的高價拉抬外,在南崁的西側未來還有捷運綠線通過,且縣政府所推動的桃園航空城,也緊鄰著南崁地區,這都是讓南崁房價扶搖直上的主因。

由於南崁的位置條件不錯,區內的房市發展也都相當穩定,如「合雄君璽」、「竹城吉川」、「中悅上林苑」等案都已售出逾九成,餘屋已剩不多,故近期區內又推出一批新案,如「京澄清朗」、「宜誠大美」、「名軒天麗」、「人文秀樹」等,都是今年推出的新案。而這批新案的開價,全都站上3字頭,這也讓南崁地區的房價全面來到30萬/坪以上。

南崁今年新進的個案雖都站上3字頭,但近期整體的房市狀況並不樂觀,且近來又受到央行點名管制房貸額度,故大部份個案的買氣並不如預期;倒是在南崁西南側的大竹地區,因平均單坪房價尚在20多萬,比南崁便宜逾三成之多,故整體表現都還不差,據當地個案表示,不少到此購屋的客源就是南崁的客戶,因而造就了大竹地區的房市買氣。

 

 

 

 

 

大宅門特區 公共建設107年完工

2014年07月08日 04:10工商時報    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投入290.2億元,在原水湳機場土地打造254公頃的「大宅門特區」,全區五大機能的專區工程,都分別進行中。台中市都發局長沐桂新昨(7)日透露,上述特區工程預定107年中陸續完成,這也是全台首個政府公共建設,走在民間投資之前的都市計畫區。

沐桂新昨在市政會議上,進行大宅門特區開發進度專案報告時指出,全區分為文教、文化商業、創新研發、經貿、生態住宅等五大專用區。而公共建設工程則包括台灣塔(底部設城市願景館)、中台灣電影館、清翠園、泊嵐匯國際會展中心、台中城市文化二館、水湳轉運站等重大建設。據地政局估計,大宅門計畫可為市庫賺進600億元。

與會的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初步已規畫完畢園區會有BRT環狀路線,另有4條公車幹線通往園區,南北邊也規畫以電動公車接駁,園區內會盡量以低碳車輛通行。另外,推動中的i-Bike計畫,2年將設60站,大宅門特區也是設立重點。

 

 

 

 

 

到鹿野築夢 鄉間老厝一屋難求

2014/7/8【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報導】

台東房地產熱燒,連鄉間老屋都成為外來住戶新寵。

鹿野鄉龍田手工藝品教師邱樹蘭說,許多退休夫婦、年輕情侶到台東築夢,他們喜歡簡單的生活,以致便宜的農地老屋,如今難求。

邱樹蘭說,早年台東的老屋都很便宜,古樸、值得保存,但是除了文史工作者、政府,比較少人詢問,如今老屋和土地一樣難求,鹿野願意出租老屋的人很少了。

張姓仲介商說,鹿野的房地產近年大漲,幅度從3成到1倍都有,上周他談好1件生意,隔天屋主就反悔。

邱樹蘭說,許多人都喜歡鹿野的生活,希望定居,「這些新來的住民,大都厭倦都市的塵囂,所以才選擇到台東。」

邱樹蘭指出,有人到鹿野安度退休後的下半生;也有人到鹿野半耕半休;更有人放棄西部高薪,到鹿野作有機豆腐,「他們要求的不是物質生活,而是心靈平靜」。

 

 

 

 

 

改名原因百百種 向『錢』看齊才是真正理由

2014/7/8【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政府緊盯房市,打房力道愈來愈猛,不少買方對進場抱持觀望態度,且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加大,今年全台移轉件數前五月,比去年同期下滑7.4%,主要都會區6月更較5月下滑逾一成。

房仲業者認為,下半年房市交易量將下跌10~15%,符合自住的長期持有不動產無需過度擔憂打房政策,主流交易將集中在「低單價、低總價」產品、捷運站周邊與平價重劃區。

為落實居住正義,政府祭打房手段,包含調高土地公告現值、路段率、新增豪宅稅、落實實價課稅,甚至緊縮銀行非自住住宅貸款;囤屋稅三讀過關、非自住房屋稅率下限調高至1.5%至3.6%,更宣告2015年將推動房地合一課稅,許多民眾預期持有成本上漲,造成近期房市觀望氣氛濃。

全國不動產董事長葉春智指出,打房使投機客退場,一般民眾購屋只要符合自住用途,打房手段對於購屋族並沒有太大影響。打房政策對於下半年房市必定有所干擾,尤其短線炒作投資客幾乎全數出場,以自住買盤和長期置產的購屋族支撐房市,反而要思考房地產易漲、抗跌的長期價值。

日前台北市地政局公布的成交物件統計資料中,發現4月還是以40坪以下中小坪數為主,佔總件數的68.7%,而成交價格500萬 ~2000萬元案件仍為4月市場交易主流,代表中低總價、中小坪數仍為購屋主流。

永慶房產集團研發中心經理黃舒衛指出,在大台北都會區購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交通便捷以及居住環境品質要好。

若購屋總價有限,可先選市中心的兩房或套房產品,提早累積自身資產。也可選擇新北市捷運站周邊的社區,雙捷運站周邊的房市潛力相對高,建設中的第一期捷運環狀線即是很好的看屋標的,可預期板南線與南勢角線雙捷運站周邊的房市,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熱門區域。

市中心可建素地稀少,加上房價到了相對高點,民眾產生觀望心態,外圍的平價重劃區趁機崛起,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表示,如新北市鳳鳴重劃區、桃園縣八德重劃區,以及台中太平新光重劃區,不僅商圈成熟,學區、交通機能一應俱全,未來增值潛力不容小覷。

不少房仲公司近期委售量大幅增加,石吉平表示,每當在房市短期回檔時,部分民眾對於前景信心不足,開始釋出較佳標的物件,以求獲利了結,近期此現象相當明顯,可從 2014年6月委售量窺知一二,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5成以上,屋主求售氣氛濃厚應,更加多看多比較,尤其地段為買房王道,且物以稀為貴,購屋時可選擇推案量少、空地稀少的區域,若有重大交通建設加持,更為抗跌優質地段。

 

 

 

 

 

再講一次!10大房市消費爭議事項,房仲須正確揭露資訊

2014/7/7【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

國人成家立業有土斯有財觀念深重,尤其在房價不斷高漲今日,買賣房屋成為國人投資置產重要工具,故而不動產交易熱絡,不動產經紀業四處林立。因此,不動產仲介消費糾紛近年仍係消費申訴案件之首,而其主因除消費者未能明瞭不動產委託買賣契約內容外,往往是不動產經紀業務人員未充分告知,或未揭露正確之不動產交易資訊,因此導致發生消費者權益遭受損害,以致不動產仲介消費爭 議糾紛發生頻繁。
 
日前有民眾向新北市府消保官申訴,表示其於2014年3月間透過某不動產仲介泰山加盟店(以下簡稱仲介業者),委託出賣房屋,但由於
仲介業者未主動提供近3個月地區成交行情、未提供委託銷售契約審閱期間、從中不當賺取差價及也未通知買賣已成交等情形;該民眾認為該仲介業者除違反上述規定外,房屋銷售價格也低於當地市場行情,因此拒絕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
 
但該仲介業者出席表示,有關近3個月地區成交行情,業務員均有口頭告知,而物件成交係依申訴人委託底價之上價格且已通知已成交,但申訴人藉故拒絕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故該仲介業者要求申訴人必須支付仲介服務費用及退還買方斡旋金。本案經新北市府消保官召開消費爭議協商會議,但終因雙方意見差異甚鉅,本案最終消費爭議協商未能成立。
 
新北市府消保官表示,依本案申訴人主張仲介業者未主動提供近3個月地區成交行情,且未提供委託契約審閱期間及從中賺取不當差價等情形。依「不動產委託銷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6項記載,受託人於簽約前,應據實提供近3個月成交行情,供委託人訂定售價之參考。故該不動產仲介業應證明已告知或提供消費者近3個月地區成交行情(書面證明為妥)。
 
再依「不動產委託銷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項記載,不動產委託銷售定型化契約審閱期間不得少於3日,而由消費者簽認行使契約審閱權利。另依「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19條第1項規定,經紀業或經紀人員不得收取差價或其他報酬,其經營仲介業務者,並應依實際成交價金或租金按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報酬標準計收。
 
故而仲介業者應依實際不動產買賣契約價金收取服務報酬(現行規定買賣雙方合計不得超過6%),而不宜在委託銷售價格契約書上記載以賣方實拿○萬元進行銷售或契約價格變更。本案事後雙方已進入司法訴訟程序,將由法院為最後裁判。
 
新北市府消保官提醒消費者,消費者與不動產仲介業間經常發生消費爭議事項,大都為
不動產仲介業未說明「斡旋金契約」與內政部版「要約書」之區別及其替代關係、委託銷售或要約契約不動產仲介業未給予契約審閱期間、不動產說明書不動產仲介經紀人員或買方未簽章、不動產仲介業不當賺取差價、買賣標的改建、增建、加建及違建未告知而買方接獲買賣標的拆除通知、車位情況型式事後發現不符、買賣標的物發生漏水、買賣標的為物海砂屋、買賣標的是否為兇宅等事項爭議。
 
新北市府消保官特別呼籲消費者於委託買賣不動產時,須參考「不動產委託銷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與「要約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記載事項,作為簽訂委託買賣不動產契約時內容。另外新北市府主管機關地政局網站亦有登錄「消費者買賣房屋須知」相關資訊,可供消費者買賣房屋參考。藉以保障消費者自身權益,而可避免消費爭議發生,促進不動產交易市場公平與發展。

 

 

<<其他 >>

央行模擬81招 申貸情境全都包

2014/7/9【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央行近日發出長達20頁、含81種申貸情境問題的「教戰手冊」給全體金融機構,以防第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出現漏網之魚。並以「Q&A」方式模擬狀況,整份文件長達20頁,各大行庫、地方基層金融一律適用。

所有的Q&A中,範圍包括管制區內第二戶房貸、全國不分區第三戶房貸、豪宅房貸、公司法人房貸,甚至建商土地抵押貸款等。一位公股行庫主管透露,各種民眾想的到的漏洞,幾乎滴水不漏的涵蓋在內,並舉例,針對特定地區內買2戶打通的個案,貸款人原本名下無任何房貸,即使打通成一戶,貸款時還是兩戶,因此其中一戶必須受到限貸規定最多只能貸6成;另外,許多民眾想利用轉貸的灰色地帶來增加額度,這樣的行為也被寫在「Q&A」裡,明確告知金融機構,房貸戶從撥款日起算的3年內,在辦理轉貸時,貸款金額不得超過原貸款餘額,並且不能增貸;至於滿3年後,辦理轉貸時可增貸,但轉代加增貸的金額合計不得超過原貸款的額度。

而夫妻部分,其中僅一人名下有房貸,若以另一人名義申辦特定地區購屋貸款,則不受管制。央行解釋,針對性審慎措施是以借款人本人為規範對象,並未將其配偶納入。

在央行新增全國不分區第三戶房貸最高五成的限制後,各分行都可辦理歸戶查詢,已有兩戶房貸的民眾必定會留下紀錄;且這次模擬81種申貸情境,讓金融機構有所適從,勢必會加強打房的力度,讓投資客更難發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