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景氣樂觀指數 創2年4個月新高

2014/7/17【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昨天公布7月國民信心調查,「景氣、就業、股市及消費意願」4大指標全數彈升。受訪民眾的景氣樂觀展望指數,自6月的10.3分大幅跳升到7月的22.4分,創下2年又4個月以來新高。

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經理陳欽奇說,國內外經濟穩步向上,支撐台灣景氣動能處於高檔,尤其廠商訂單、工業生產、景氣燈號都維持強勁,民眾經濟信心大幅飆高;7月調查顯示,景氣、就業、股市及消費意願各項指數,全數攀升。

近期台股維持高檔,也帶動民眾投資信心。陳欽奇表示,股市樂觀指數自6月的不到10分,攀升至7月的17.5分;民眾風險偏好指數,7月也由負數轉為正的0.3分,也是自2012年4月以來的新高,

近期許多研究機構預測台股有機會上萬點,國泰的調查卻顯示,民眾看法較為保守。陳欽奇指出,雖有40.7%受訪者預期未來半年台股會持續上漲,但認為台股指數在年底前將超越1萬點的受訪者僅9%,有23.4%受訪者認為,台股在今年12月底,會來到9300到9699點。至於下半年區域股市,4成民眾看好新興市場表現,有26.6%認為美股會漲。

陳欽奇表示,本次調查發現,民眾的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及對未來6個月景氣預期的景氣展望樂觀指數,都從6月的10分左右,提高到20分以上,5月時,這兩大指數都是「負數」;代表當時對景氣悲觀的民眾較多。

經濟動能成長,下一步就是帶動就業,民眾也預期薪資會成長。陳欽奇說,7月就業與薪資預期指數,雙雙創下2011年8月以來最佳表現,彈幅還大於景氣與股市相關指數,顯示企業雇用人力與薪資的確明顯好轉,企業有獲利就應考慮積極「調薪」,才能讓民眾逐步走出「薪水不漲」的陰霾。

 1                        

 

 

 

經濟好轉 國家稅收增加 2015年公共建設預算只增不減

鉅亨網記者趙曉慧 台北  2014-07-17  08:07       

今年經濟好轉、稅收增加,財政收支的差距缺口減少,行政院為了繼續刺激經濟發展,明年公共建設預算只增不減。此外,軍公教月退俸發放方式維持不變,維持每半年發放。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16日)下午聽取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對「10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籌編情形」報告,並做出若干原則性決定。

孫立群說,今年經濟情況穩健好轉,各項稅收可望增加,再加上財政健全小組努力撙節政府支出初步有成,因此民國104年的歲入將會增加,歲出亦可微幅成長,財政收支的差短減少。

為了持續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基礎建設,孫立群表示,明年公共建設預算將維持適度成長。

由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所召集的「財政健全專案小組」,也在會中針對研議之財政健全檢討情形向江院長彙報。

在財源籌措、支出撙節方面,有關「檢討退撫給與改按月發給或按季發給之可行性」一案,孫立群說,江院長裁示,此案對於國庫挹注有限,但若驟然採行,恐影響支領人財務規劃的不便,因此維持現行每半年發放1次。

 

 

 

中韓FTA 衝擊我鋼鐵業

作者: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12:00

中韓FTA簽署在即,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表示,相較於韓美及韓歐FTA,中韓FTA對台灣鋼鐵業衝擊較大,影響金額約一點五至三點一億美元。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如火如荼進行中,除了力拚今年內完成簽署外,外傳雙方已就暫定開放商品項數百分之九十與進口金額百分之八十五進行協商,規劃階段性進行降稅。

至於中韓FTA對台灣產業衝擊,工業局以毛利率普遍偏低、產品同質性高的鋼鐵業為例,因韓國為台灣鋼鐵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國之一,隨著韓國陸續與美國、歐盟等國洽簽FTA,已對台廠造成不利影響。

由於美國、歐盟等工業先進國家都已實施鋼鐵產品零關稅,工業局表示,先前韓美及韓歐FTA生效,對台灣鋼鐵業外銷歐、美的衝擊並不明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對進口鋼鐵產品仍課徵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的關稅,工業局憂心,若中韓FTA搶得先機,對台灣鋼鐵業的衝擊將明顯高於韓美及韓歐FTA。

工業局分析,在排除中國大陸最惠國進口稅率(MFN)已經為零、不受中韓FTA影響的鋼材項目後,二○一三年中國大陸自台灣、韓國進口鋼材金額分別為十點二億美元、二十一億美元。

工業局預估,鋼鐵業受中韓FTA影響金額約一點五至三點一億美元,將是國內受中韓FTA影響相對較大的產業之一。

由於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我方已爭取到陸方二十二項鋼鐵產品降為零關稅,但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灣鋼品課徵進口關稅的項目仍達約一百六十項。

除了中韓FTA衝擊外,工業局表示,大陸財政部十一日宣布取消七十八項鋼材的加工貿易進口保稅政策,自二○一四年七月三十一日起,徵收進口關稅,在失去來料加工的免稅優惠後,將迫使大陸台商轉而採購當地鋼材。

由於目前台灣銷往大陸的鋼材中,約七成是屬於來料加工模式,在保稅區加工後出口,享有零關稅待遇,工業局認為,若大陸相繼取消進口來料加工鋼材的保稅優惠,對國內鋼鐵業恐雪上加霜。為減輕上述兩大威脅,工業局指出,兩岸貨品貿易談判需加速協商,以爭取對陸鋼材出口零關稅。

 

 

 

中國第二季GDP7.5% 外資仍看衰

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6:11〔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中國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達7.5%,不僅優於市場預期,更為3季以來首度加速成長,但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分析師柯華齊克(Dariusz Kowalczyk)透露,中國經濟復甦僅依賴政府刺激,內需結構調整未見明顯改善。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第2季GDP(國內生產毛額)達7.5%,優於彭博預估的7.4%;此外,6月工業生產年增9.2%,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更較去年同期攀升17.3%。中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官方微刺激措施終於「看似」奏效。

受到中國房地產市場衰退影響,北京當局近來祭出降稅措施、加速鐵路建設支出,並放寬銀行借貸保成長,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月更表示,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成長目標。不過彭博分析師預期,今年中國GDP不僅難保7.5%,更有可能邁向自1990年代以來的最緩成長。

 

 

 

褐皮書:製造業、消費動能轉強,美國經濟溫和擴張

MoneyDJ新聞 2014-07-17 07:26:51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聯準會(FED)16日發布最新褐皮書確認美國景氣復甦上軌道,就業市場狀況不僅持續好轉,且部分地區還傳出有缺工的狀況。

褐皮書主要綜整Fed共12個分行轄區景氣概況,報告發現近幾週多數地區消費均有增加,其中較為明顯的為汽車銷售。除此之外,製造業活動也持續暢旺。整體而言,所有轄區經濟呈現溫和擴張態勢。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褐皮書結論基本上與市場預期一致,也就是美國年初雖然開局不順,但第二季展望已明顯改善,經濟學家多將4-6月GDP成長預估上修至3%左右。本期褐皮書資料收集截止日為7月7日,

美國已連續5個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均超過20萬人,報告發現,科技專業服務、健康諮詢、廣告與工程人員就業成長最為明顯,而運輸業也有改善,有些業主甚至抱怨找不到合格的卡車駕駛。

FED下次貨幣決策會議預定於7月29至30日召開,褐皮書所提供的地區第一手資訊將是決策重要參考依據。

 

 

 

葉倫鬆口:不排除提前升息

2014/7/17蘋果日報【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若就業復甦通膨增溫 學者:最快明年3月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雖稱美國經濟仍需高度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但若就業復甦與通膨增溫持續超越預期,不排除提前啟動升息循環,結束超低利率政策,並以更快步伐調升利率。經濟學家解讀,葉倫言下之意,Fed最快可能會在明年3月升息。

仍力挺寬鬆貨幣政策

葉倫台北時間15日晚間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上雖仍力挺寬鬆貨幣政策,卻為提前升息保留彈性。葉倫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若美國經濟較預期強勁,勞力市場改善與通膨增溫速度持續超乎預期,聯邦基金利率調升可能較目前預期更早,步伐更快。」
《華爾街日報》指出,葉倫保留提前升息的彈性是值得注意的新說法,先前她雖未完全排除提前升息可能,但從未具體點出提前升息的條件,惟葉倫周二仍重申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結束之後,還會維持超低利率一段時間,目前高度調節性(寬鬆)的貨幣政策仍屬適當。
堪薩斯Fed總裁喬治(Esther George)表示,隨著復甦的勞動市場及通膨上升,目前的經濟情況已經準備好面對更為正常的環境,若等待時間太長,恐危及美國經濟。
Fed自2008年末以來一直維持超低利率0~0.25%至今。巴克萊首席經濟學家馬基(Dean Maki)認為,最快明年3月Fed就會啟動升息。馬基表示,失業率若能在明年第1季降至5.6%水準,但不認為會早過明年3月。

Fed點名本益比高個股

對於美股,葉倫先前雖稱美股並無泡沫問題,並在周二發表的證詞中重申美股價值仍與長期平均一致,但Fed最新貨幣政策報告卻點名小型股、生技與社群網路族群本益比偏高,暗示有泡沫疑慮,是14年來Fed首次評論特定族群股價。
D.A.Davidson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狄克森(Fred Dickson)表示,Fed以往對股市的評論較為宏觀,對特定產業族群做出評論並不常見,雖然遲了一些,但這也代表Fed聽到了市場擔憂的聲音

 

<<台灣房產相關>>

擁4戶以上房屋 限選3戶當自住

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6:11〔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

今年7月起非自住房屋稅率調高為1.5%至3.6%,自住房屋稅率維持1.2%。財政部昨表示,各縣市稅捐機關將於8月10日前寄發通知函給持有4戶以上房屋者,房屋所有人要在2個月決定其中3戶為自住房屋並回覆稅捐機關。根據統計,全國持有4戶以上房屋約13.8萬人、共持有約70萬戶。

為打擊「囤房」,立法院修正通過「房屋稅條例」,將非自住房屋稅率由1.2%提高為1.5%至3.6%,但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有自住房屋全國合計以3戶為限,且房屋無出租並供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使用,第4戶以上就按非自住房屋稅率加重課稅。

至於非自住房屋的稅率,則由各縣市政府於1.5%至3.6%之間自行訂定,並經議會通過。台北市日前已宣布,非自住房屋2戶以下稅率2.4%,3戶以上稅率3.6%,市議會尚未通過。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指出,已發布作業原則,對於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有住家用房屋4戶以上者,房屋所在地稅捐機關將於8月10日前寄發輔導自住房屋申請通知函及房屋資料歸戶,房屋所有人收到通知後,應於2個月內填寫回覆單,並郵寄或前往稅捐機關申請其中3戶按自住房屋稅率課稅。

許慈美表示,持有3戶以下房屋者,雖不會接到通知函,但房屋若出租或無實際居住事實,也要誠實申報;因為稅捐機關進行房屋稅稅籍清查時,會查核有無出租或居住事實,若不符合自住房屋的要件,除了補稅之外,還可能開罰。

 

 

 

北市老公寓新成屋 房價差距縮

中央社 – 2014年7月16日 上午11:21(中央社記者黃意涵台北16日電)

台北市地政局比較中古公寓或大樓與新成屋的房價差距,發現41年以上中古公寓與新成屋的房價差距變小,可能與都更有關。

為利民眾了解台北市中古屋與新成屋的房價資訊,地政局利用實價登錄資料,將各行政區2樓以上不動產買賣交易案例,依建物型態分為公寓及住宅大樓進行統計分析。

地政局發現,當中古公寓的屋齡達41年以上時,與新成屋的房價差距有變小的情形。

地政局指出,北市41年以上中古公寓與新成屋平均房價比為79%,明顯高於21年至40年中古公寓與新成屋的65.8%,並接近21年以上中古大樓與新成屋的83.7%。

各行政區除中正區、士林區、萬華區外,41年以上中古公寓與新成屋房價比普遍均高於21年至40年中古公寓,顯示「當公寓屋齡增加到一定年期時,與新成屋的價差有變小的趨勢」。

地政局推測,可能是因為屋齡41年以上公寓雖然老舊,但土地持分面積大,多具備改建或都市更新的條件,因此仍吸引不少買家。

不過,中正區、士林區、萬華區41年以上中古公寓因巷道狹窄,整體環境稍差,新成屋房價較低,可進行都市更新的條件較差,且土地共有人多,持分面積較為細碎,改建或都市更新需耗費較長時間整合,房價較低。1030716

 

 

 

信義區中古屋5字頭?房仲:不可能

民視 – 2014年7月16日 下午9:00

台北市最新一波實價登錄調查,相關資訊今天公布,如果您想在台北市買房,信義區最好買21年左右的中古屋,因為售價只有新成屋價的一半,不過,地政局的說法,卻立刻遭到房仲反駁,因為儘管信義區邊界的老舊公寓,每坪價格都在70萬以上,除非是住到山腳邊,才可能有便宜的房子。

一棟又一棟的豪宅,坐落在信義計畫區,每戶不用沒有上億,至少也要好幾千萬,但想要圓夢入住台北信義區,可能實現機會多一點,因為新一波房屋實價登錄調查顯示,信義區新舊房子價格比落差最大。

台北市地政局副局長潘玉女:「基隆路一段、二段還有吳興街,這一帶它的平均單價在68.3萬,相對於信義區的新成屋,都在信義計畫區內相對起來就比較低。」

市府說,新屋價格最高,還是大安區以1坪104萬居冠,信義區96.4萬,但21~40年的中古屋,只要56.6萬,價差40萬,中古屋成了入主信義區最好選擇,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房仲業者羅傑如:「這房間大小大概有四到五坪左右,你可以放個雙人床,再一個書桌衣櫥都沒有問題,那這邊的話剛好這間房子又是在邊間,所以它的採光條件是非常的好。」

明亮的採光,簡單的裝潢,位在信義區福德街巷弄內的老舊公寓,儘管屋齡已經30、40年,身價卻不斐,登記25坪,屋主開價每坪78萬,總價將近2000萬。

房仲業者羅傑如:「在吳興街前段那邊的房價,其實以目前大概至少要80萬以上,那50幾萬有可能是個案,可能是在吳興街600巷,靠近山上那邊,但並不代表所有那邊的房價都這樣子。」

房仲推翻實價登錄的資料,直說除非是住在山腳邊,還得靠靠運氣才能有低於每坪60萬元的價位,看來民眾想住進信義區,還是得先準備更多籌碼。(民視新聞 陳信瑋 黃信儒台北報導)

 

 

 

每坪衝270萬 松濤苑躍豪宅三哥

作者: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6:01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潤泰集團的頂級豪宅代表作「松濤苑」再傳成交!該棟9樓已正式出售,每坪單價直逼270萬元,穩坐北市西區「樓王」、全台第三高單價豪宅寶座,直追「宏盛帝寶」每坪298.2萬元、「皇翔御琚」每坪290萬元的豪宅雙鑽。

根據謄本登記顯示,「松濤苑」繼2013年11月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砸下8.75億元,買下頂樓328.19坪大戶,創下頂級豪宅實價登錄最高總價紀錄之後,昨(16)日又出現新買家,產權登記由某家建設公司狄姓董事長所購買,登記樓層為9樓。

據悉,「松濤苑」9樓的這位新買家,謄本上沒有記載設定銀行抵押貸款。據研判,這位新買家很可能毋需申請銀行貸款、而是全數砸現金買下。此次成交的9樓為162坪,還有5個停車位,交易總價大約落在4.2億4.5億元;每坪成交行情估計逼近270萬元,至於停車位價格,依2013年底的停車位成交行情,每個約250萬元。

每坪近270萬元的成交行情已超越尹衍樑去年底260萬元的最高單價,並穩坐台北市西區「樓王」寶座。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台灣「頂級豪宅三冠王」,冠軍仍由「宏盛帝寶」以每坪成交298.2萬元奪得,排名第二的是「皇翔御琚」每坪成交290萬元;至於「松濤苑」已急起直追,以每坪近270萬元排名全台灣頂級豪宅三哥。

政策一波波打房,豪宅更被打到滿頭包,但口袋深的買家依然汰弱換強,進場卡位。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表示,「松濤苑」新買家身份和成交行情,基於保護客戶隱私無法透露,預計實價登錄正式揭露後,外界將可查詢到成交行情;至於獲利入帳時間,預計將反應在第2季財報上。

永慶房產集團經理黃舒衛表示,央行祭出豪宅限貸令,壓低台北市豪宅認定門檻由8,000萬元降為7,000萬元、新北市則由8,000萬元降為6,000萬元,其他地區由5,000萬元降為4,000萬元,貸款成數由最高6成降為5成,步打擊投資與壓抑房市的意味相當濃厚;不過,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真正稀有的頂級豪宅來說,由於量極少、質極精,因此衝擊非常小,房價應該不會鬆動。

 

 

 

板橋謙岳 新北首座億元社區

作者: 王玉樹╱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6:01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也出現沒有上億元別想入住豪宅!內政部昨日揭露一批實價資料位於新板特區豪宅案「謙岳」,近日交屋登錄預售時行情,19戶成交總價全部破億,最高1.5億元,成新北市首座「億元大樓社區」。不過台北市兩大頂級豪宅「皇翔御琚」與「宏盛帝寶」各售出的一戶,呈現價平未創新高情勢。

新北市板橋的「橋峰」之前才以每坪90萬元價位榮獲新北第一豪宅,現在「謙岳」也成為令人注目標地。根據內政部最新實價登錄資料,「謙岳」19戶成交紀錄,交易總價在1.1億元到1.5億元之間,換算每坪單價在69.5萬元到89.3萬元。最高的1.5億共有2戶,分別位在16與18樓,坪數都在200坪上下。

住商不動產板橋海山捷運店店長王建雄指出,「謙岳」位於新站路上,鄰近大遠百,是新站路上唯一26層建案,採大坪數規畫。所處位置鬧中取靜,加上擁有豪宅名邸少見的特殊植栽中庭園景與藝術品,低調卻頗具話題。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指出,新板特區可說是新北市的信義計畫區,但仍少見有揭露資料,成交戶數全破億元的紀錄。

除「謙岳」外,5月下旬北市「皇翔御琚」15樓與「宏盛帝寶」 12樓也各售出一戶,前者總價5億8000萬元以上,每坪單價290萬元,未創新高。後者總價4億4700多萬元,未拆算車位單價217萬元,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兩大頂級宅價格都未再創新高。

上月央行宣布擴大對豪宅市場的房市管控,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研發中心統計, 以2013年符合央行豪宅新標準認定的件數達1798件,較舊制多出995件,翻一倍有餘。五大豪宅都會區還是以台北市影響居冠,新制認定件數650件,較舊制增加240件。桃園總件數322件增加高達229件,衝擊緊追北市之後。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分析說,今年政府針對高總價產品加強查稅,豪宅量能短時間仍將受到壓抑,尤其桃園豪宅市場賣壓恐會逐步浮現。他建議有意售屋的豪宅屋主,不妨調整售價以利售出。

 

 

 

擴大信用管制 房仲:桃園豪宅衝擊大

2014/7/17【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擴大豪宅信用管制,並降低豪宅認定標準房仲業者預估,因降低認定標準而受到衝擊的戶數不到千戶,台北市及桃園所受影響戶數最多,其中又以桃園豪宅市場衝擊最大。

央行擴大房市調控,將台北市豪宅認定標準由8,000萬元降為7,000萬元、新北市由8,000萬元降為6,000萬元,其他地區由5,000萬元降為4,000萬元,貸款成數由最高六成降為五成,打擊投資與壓抑房市意味濃厚。

觀察實價登錄資料,去年全年符合這次央行豪宅新認定標準的豪宅交易共有1,798件,將較原有認定標準多出995件,增加約一倍。降低豪宅認定範圍,台北市約增加240件、桃園增229件,是影響最大兩個區域。

 

 

 

台中成熟商圈 新建案買氣夯

作者: 記者曾麗芳╱台中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17日 上午6:01工商時報【記者曾麗芳╱台中報導】

面對政府持續打房及年底七合一選舉等不利因素,台中建商推案轉趨保守,不少大型建案都延後推出,不過不少成熟商圈的新案卻逆勢熱銷,凸顯目前以自住客為主力的市場,生活機能是個案勝出的重要關鍵。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魏嘉銘表示,包括4期、5期、8期及台灣大道周邊、草悟道商圈等,在區域自住客支撐下,第3季進場的新案買氣不弱;至於「高單價、高總價」的大型建案現階段大都「鴨子划水」低調潛銷,部份百億大案甚至延至明年上半年推案,建商寧可「保留子彈」等待政策明朗或選舉過後再推案。

由於央行打房,造成銀行放款日趨保守,過去以投資客居多的台中新興重劃區,現階段買氣普遍不佳;反觀商圈成熟、交通便利及生活機能完善區域,買氣卻相當熱絡。

第3季熱銷新案包括麗寶建設位於北區雙十路上的180億元超級大案,總戶數逾1,000戶,自進場以來,小坪數產品預約熱烈。

由於北區已有多年沒有新案推出,加上麗寶新案規劃28坪(2+1房)、5060坪兩種格局,每坪單價在28至30萬元,符合區域客的需求,因此推出後吸引區域自住客搶購,許多客戶也為第二代購屋。

此外,位於台灣大道、近英才路口的「東方嘉磐」,規劃46至54坪的首換產品,每坪均價約40萬元,因靠近科博館、草悟道及BRT站區,周邊生活機能便利,潛銷期間已被預約7成。

而達麗建設位於西屯區青海路、近逢甲商圈的「達麗晶漾」新案,規劃25至35坪的首購產品,每坪單價約35萬元,據悉,潛銷期間已被預約8成。

 

 

 

台灣豪宅賣到海外? 沒那麼容易吧!

2014/7/17【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國內房市瀰漫在打房的氛圍當中,不少仲介業者乾脆轉而仲介海外不動產,媒介台灣投資人到國外購買房地產,甚至有仲介業者更接受國內建商委託,把台灣豪宅拿到海外銷售,希望獲得國外多金客青睞。但住展企研室認為,台灣豪宅在國際市場並不吃香,開出國際盤且成功銷售的案例極少,其中的癥結,也正是我國房市的困境。

住展企研室指出,據內政部所發布的資料顯示,扣除兩岸三地,外國人士在台灣取得的不動產件數,每年平均大約在一千件左右。在這一千件中,其中有些成交案例是台灣本國人在海外設立公司,再以外資名義回台購屋。

像「帝寶」近年成交物件中,就有數件是買方都是台灣人,但卻用開曼群島等第三地所設立的外資公司名義,回台購買不動產,這類成交案件也計入外國人士來台取得不動產的數量當中。換言之,若扣除這些「偽外資」,每年真正來台購買不動產的外國人士並不多。

外國人來台購屋意願低,成因十分複雜,從法規、喜好、安全,乃至於到不動產習性皆有之。以法規來說,我國對於外國人來台買房,是採取「平等互惠」原則,舉例來說,倘若A國完全開放我國民眾到當地自由買房,則台灣也允許A國民眾到台灣自由買房;反之,若A國有限制條款,那麼我們也會祭出限制條款。在這情況下,外國人士來台買房並不是十分便利。

再者,兩岸政治近年雖趨於穩定,但實務上來說,仍是敵對狀態,戰爭永遠是最大的疑慮,這對跨國置產的投資方是很大的顧慮,所以過去外資大多寧願買股票而不願買房,是因為股票周轉率高,資金可隨時撤走。不過對台灣本地人而言,這種困擾成份較低。

住展企研室進一步表示,「長期工作」也是到海外買房的主因之一,但台灣吸引國際資金投資的金額總是無法衝高,來台工作的白領階級數量有限,使無法房市明顯受惠;不像香港、新加坡全力發展金融中心,以致外國人士購屋、租屋的需求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台灣建商規劃的豪宅,是否契合外國人士胃口?這確實是極大的挑戰。在某些情況下,擠在台北市中心的大樓豪宅,對於喜歡依山傍水、獨棟別墅的外國人士來說,可能完全稱不上豪宅;其次,台灣住宅公設比不只相當高、且公設坪數都要算錢,若換算成實坪價,再與全球各主要城市相比,吸引力似乎不高。

諸如上述種種因素,使台灣豪宅欠缺大量的國際性買盤。事實上,台灣過去有幾件豪宅案都宣稱開「國際盤」,但結果都鍛羽而歸,頂多只有海外華人還會買帳,大部份還是回頭賣本地客。所謂的「國際盤」,噱頭成份大於實質,或許大家看看就好!

 

<<其他 >>

中信房屋中科福華加盟店經理 張惠珍 精準配對登名人堂

2014/7/12蘋果日報    採訪╱洪子恩 攝影╱陳恒芳

房仲乒乓叫
購屋族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新家,中信房屋中科福華加盟店經理張惠珍,是幫客戶和房子做媒合配對的箇中高手,精準的眼光,讓她常常第一次帶看就成功,贏得客戶好口碑,豐富的經歷也使她入選中信房屋的中區名人堂。
每月穩定的業績,讓張惠珍每年都維持著不錯的成績,過去11年,她年年入選全中部業績前10名,去年度也獲得不動產經紀人的金仲獎,雖有諸多光環的加持,張惠珍總以專業貼心的服務,持續擄獲不同客戶層的青睞。
張惠珍從大學時期就開始接觸房仲業,張惠珍笑說:「我大3時,男朋友是個房仲,約會時我都幫他製作看板,然後依著電話簿一通一通的撥打,問陌生人有沒有要賣房子,過程其實很有趣,在耳濡目染下,畢業後也就直接做了房仲。」

家開雜貨店 應對得宜

因為家裡過去開設雜貨店,客人來來去去,張惠珍自小就培養出和陌生人應對的技巧。張惠珍表示,現在很多新進的業務,對於人與人的接觸都有障礙,動不動就緊張,其實只要注意基本禮節,展現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給人的第一印象要好,才能拉近和客戶的距離。
張惠珍常被客戶稱讚,她挑選的物件都很精準、很符合他們的需求,彷彿對於客戶家庭瞭若指掌。
張惠珍表示,如果可以,會希望能到客戶家裡去看一看,了解他們的住家狀況和生活習慣,以找到最適合的物件,同時也會鼓勵客戶多看屋,累積經驗,能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張惠珍說:「最近在活動上認識一位大老闆,不久後就受他委託帶看屋,沒想到1個才剛認識的人,第1次帶看就決定要買,還說要幫我介紹客戶,真的很感動,因為口碑對於房仲來說是最重要的。」張惠珍認真為客戶付出,也憑著貼心、細心的風格,客戶給了她最好的回饋。


修練心法

★客戶服務
◎帶客戶多看房子、充實經驗
◎替客戶著想,督促預算不足的年輕客戶自備款是否足夠,提醒預算充足的客人房子是否適合自己
◎物件成交後持續保持聯繫,並幫助客戶處理買屋的細節問題

★客戶感情聯繫
◎做好客戶的房地產顧問角色
◎對待客戶如朋友,相互關心

★自我管理
行程滿檔時,要更細心安排規劃

★目標設定
◎培養出更多像自己的業務
◎完成更多特別的旅行

資料來源:張惠珍

 

 

 

多屋族想省稅 選「現值高」最有利

2014/7/17【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稅率七月起調高,自住屋上限三戶。賦稅署指出,全國十三點八萬、持有超過三戶的多屋族,今年八月十日前會收到輔導通知,讓多屋族自選名下哪三戶是可享優惠稅率的自住屋。

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說,若持有的住家用房屋符合無出租,以及為本人、配偶與未成年子女實際居住使用等自住規定,「選房屋現值高的房子為自住屋最省稅、最有利」。

賦稅署指出,據全國總歸戶的資料顯示,全國有十三點八萬多屋族,共持有約七十萬戶,每人持有戶數都超過三戶。

賦稅署官員說,因新法上路影響人數多,首年各地方稅捐稽徵機關將主動寄發輔導通知,並併同房屋歸戶資料給各屋主選擇。未來房屋若有新建、移轉、改變使用情形等變化,就要由屋主自行向各地方稅捐稽徵機關重新申請。

為避免「跨縣市囤房」,新法是以全國總歸戶的方式來計算持有數,因此在不同縣市都有房產的多屋族,可能會收到不只一張輔導通知函。賦稅署官員表示,屋主可在二個月的期限內一一選定回覆,或向其中一個地方稅捐機關提出申請即可。

許慈美強調,此次是針對持有超過三戶的多屋族寄發輔導通知,三戶以內則暫時以自住稅率來認定,但屋主仍要核實申報。稅捐機關每年都會進行稅籍清查,若查到有出租或無居住事實,會要求補稅,甚至還會罰款。

賦稅署表示,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稅稅率為百分之一點五至三點六,實際徵收率由各縣市政府自訂,目前各縣市議會都尚未議決。

賦稅署指出,房屋稅是以「月」為計算單位,近期屋主若要買賣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要先以百分之一點五的稅率來繳稅過戶。若屋主選定後,發現與各縣市後來訂出的徵收率與預期不同,明年繳稅前都有機會重新申請。

例如,富哥是在雙北市各三戶的多屋族,他選定台北市的三戶房屋為自住房屋後,新北市卻定出高於台北市的徵收率,富哥可趕快去新北市稅捐機關重新申請,做最有利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