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5月出口可望正成長

中央社 – 2014年5月29日 下午1:29(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29日電)

出口連3月正成長後,財政部長張盛和指出,5月已連3週正成長,有機會再度挑戰正成長。

張盛和今天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雖然5月還有最後1週,但前3週都呈現週週正成長。換句話說,5月要維持正成長,挑戰連4月出口正成長很有機會。

 

 

 

台港經貿互補性強 具多元拓展空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4-05-29  17:50     

台港工商企業及學術界人士在一項台港經貿合作論壇上認為,台港兩地經濟結構互補性很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雙方在航空市場、觀光旅遊、物流和電子網路等方面都可以做更密切的合作‧

「2014 台港經貿合作論壇」今天在高雄舉行,「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李大壯希望,香港和台灣政府能盡早就兩地訂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安排,展開具體磋商。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指出,亞洲郵輪市場增長達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長率,相信透過郵輪區域合作,可進一步推動港台兩地、甚至亞洲區內的郵輪旅遊發展。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 及 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博士認為,台港經貿合作的著眼點應放在第三地市場,並把重點放在發展「軟實力」和電子網路方面,如文創、電影、音樂、電子遊戲和電子商務等市場。兩地政府則應透過鬆綁,帶動兩地金流、人流和商流。

 

 

 

台灣央行指全球經濟回溫3大不安因素 須留意QE退場外溢效應

作者: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5月29日 下午6:05

 台灣央行今(29)日針對今(2014)年全球經濟表現指出,須留意美國QE退場的後續外溢效應、中國經濟成長減速,以及日本調升消費稅稅率恐不利民間消費3大不確定因素。

台灣央行今發布第8期金融穩定報告並指出,去(2013)年在國內外經濟穩定復甦且通膨溫和的環境下,我國金融體系仍持穩定,未來將持續採取適當的貨幣、信用及外匯政策。

針對未來情勢,央行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可望持續成長步調,惟仍需注意美國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外溢效應、中國經濟成長趨緩以及影子銀行風險上升、部分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等,皆將為全球金融穩定帶來風險。

全球經濟回溫不同調 留意亞洲新興經濟體基本面轉弱!

央行進一步指出,儘管先進經濟體金融市場明顯改善,但因亞洲新興經濟體經濟成長步伐放緩,使全球經濟成長略緩,同時,新興經濟體經濟基本面轉弱,也推升金融脆弱度與風險。

針對新興市場,央行解釋,2013年起,部分大型新興經濟體例如巴西、中國大陸、印度及俄羅斯等經濟成長減緩,信用擴張無以為繼,已出現資產品質惡化、槓桿程度升高及資產價格觸頂等現象,對新興經濟體帶來多項挑戰,包括(1)高額負債的企業及政府,將面臨利率反轉上升、獲利減少及匯率貶值的不利衝擊;(2)由於風險溢酬反轉上升,部分舉債過多的經濟體可能面臨再融資困難;(3)國際資金流入增加,使部分經濟體面臨更大資金流出壓力,一旦發生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再者,與烏克蘭有關的地緣政治風險若持續上升,也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構成新威脅。

除了新興市場,先進經濟體金融市場仍是面臨相當風險,主要是因為過去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投資人為尋求更高報酬,大量資金轉向高風險資產,推升資產價格,尤以美國股市大幅走高最為明顯,並引發尋求高報酬的投機性交易增加、企業部門槓桿水準升高及信用市場貸放條件放寬等,已成為影響美國金融穩定的潛在風險。

 

 

 

〈台股青紅燈〉中國房產長城要垮了

自由時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11

接連兩天中國兩大房地產大亨,不約而同地提出警告。北京商業地產開發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比喻當前中國房市就像是馬上就要撞到冰山的鐵達尼號,且更大風險是承作信託、第三方理財等高利率商品的機構,在房價下跌20%以上時,將面臨一連串嚴重金融問題。中國最大開發商萬科總裁郁亮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年代已經結束,不再是人人都可從房地產市場獲利。

兩大巨頭的預警,顯示中國房地產危機已迫在眉睫,這波下修是否會波及到台灣,投資人也要細心留意。

中國房地產其實是一個畸形繁榮匯總,炒作房產的資金,包含官員貪污所得、商品投機炒作所得、國營行庫違法外放資金、高利貸、企業用短期借貸投資房產,形形色色讓人大開眼界,也因為資金來源多是投機非法,炒作者對於高不可攀的房價往往不計代價、毫無懼色,如今在政策打壓下原形畢露,這些人為求變現,多會不計成本拋售,這種心態就是造成房產恐慌崩盤的關鍵。

過去市場一直有傳言,中國貪官假借人頭進來台灣買房地產洗錢,這傳言一直未出現具體案例,未進一步對官員肅貪。消息指出,中國中央部門已開始要求公務員申報不動產擁有情況,此措施是否會擴散到台灣來,大家得好好觀察看看。

 

 

 

在陸營運 歐企憂好日子不再

法新社 – 2014年5月29日 下午8:05(法新社北京29日電)

今天公布的調查顯示,歐洲企業擔心在中國大陸的「好時光已經結束了」,當中提到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工資上漲、利潤下滑、規定阻礙及汙染等。

這項由歐洲商會及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RolandBerger)發布的2014年企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大陸經濟放緩,企業變得愈來愈悲觀。

報告指出:「企業經營原已不容易,現在卻愈來愈艱困。這讓眾多企業認為,好時光結束了。」

大陸經濟過去雙位數年成長率近年來出現減緩,在大陸領導人設法讓經濟避免仰賴出口及龐大的公共投資之際,大陸經濟成長率目前落在7%上下。

大陸高階官員表示,歡迎較疲弱成長率,以走向更永續的成長模式;不過報告指出,大陸經濟減緩「超越勞資成本上漲,是企業未來在大陸面臨的首要挑戰」。

這項對在大陸營運的552家歐洲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員工數超過1000人的大企業中,有68%表示,過去2年在大陸營運變得愈來愈艱難。(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美首季GDP 意外萎縮1%

2014/5/30【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

美國第1季修正後經濟意外萎縮,為三年來首見,但隨著嚴冬造成的影響消褪、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市場對今年的前景普遍樂觀以待。

美股29日開盤同步走揚,標普500指數上漲0.2%、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4%,道瓊工業指數也漲近0.1%。

商務部公布,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按年率修正為萎縮1%,不如初估的成長0.1%,且萎縮幅度大於市場原估的0.5%。這是繼2011年第1季來首次出現萎縮,也是美國自衰退來單季GDP僅見的第二度下滑,但經濟學家大多預期本季經濟將明顯回升。

穆迪(Moody's)資深經濟學家施威特說:「我不太擔心上季出現萎縮,那主要受營建支出和庫存成長減少所拖累。這季經濟將有不錯的表現。」

從近來零售銷售增加、製造活動轉強、就業成長加快等跡象來看,第1季經濟萎縮只是暫時性的。聯準會(Fed)4月就曾表示,天氣酷寒的負面因素消失後,景氣正在回溫。

勞工部同日公布,迄24日止的當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7萬人至30萬人,遠勝市場預估的31.8萬人;波動較平緩的四周移動均值也減1萬1,250人至31萬1,500人,寫下2007年8月來新低。

另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4月成屋待完成銷售指數較3月攀升0.4%至97.8,是指數連跌八個月後,連續第二個月走揚。指數100,即達到2001年NAR所謂健康的歷史銷售水準。

Riverfront經理人透納說:「無論GDP表現如何,整體而言,經濟數據持續在改善。」

企業庫存增速比預期緩慢、貿易逆差較原估高,是第1季GDP遭下修的主因。上季企業庫存規模為490億美元,遠低於初估值874億美元,不只是一年來最低,也使GDP成長縮減1.62個百分點。

上季進口攀升0.7%、遠高於初估的減少1.4%,出口卻滑落6%,導致貿易逆差額使GDP成長減弱0.95個百分點。

                       

 

 

 

歐亞經濟聯盟成立 被虧三弱合體

2014/5/30【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

俄羅斯總統普亭廿九日與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總統正式簽署協定,成立歐亞經濟聯盟,普亭原本希望前蘇聯的共和國都能加入,形成能與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抗衡的經濟同盟,現在少了烏克蘭這個重要盟邦加入,聯盟的功能有限。

普亭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的簽約儀式上說:「今天我們建立一個強大、具有吸引力的經濟發展中心,一個結合一億七千多萬人的龐大區域市場。」

普亭說,歐亞經濟聯盟所處的地理位置,有潛力建立一個連結歐洲和亞洲貿易的全球運輸樞紐。

但預定明年一月生效的歐亞經濟聯盟規模,比普亭原先規畫的「東方版歐盟」相去甚遠。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說:「我們少了一咖,我是說烏克蘭。」

哈薩克管理經濟戰略研究大學的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娜吉絲.卡森諾瓦說:「三個衰弱的經濟體整合在一起,能有什麼好處?更糟的是,其中一個還遭到西方制裁和排擠。」她指的是俄國。

聯盟缺席的要角烏克蘭在親俄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主政時期,對於該加入歐盟或歐亞聯盟舉棋不定,這也導致他在今年二月被親歐的抗議群眾趕下台。烏克蘭新政府已拒絕加入歐亞聯盟,吉爾吉斯和亞美尼亞考慮加入,其他前蘇聯共和國都拒絕加入。

歐亞經濟聯盟的構想最早由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提出,普亭在二○一一年積極推動,分析家說,理由有三:一是普亭希望建立自己的經濟同盟,把俄國的地位提升到與歐盟、大陸和美國等量齊觀;二是確保莫斯科對前蘇聯共和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尤其是中亞各國,以免它們與大陸結盟;三是普亭希望結合保守意識形態勢力,對抗西方文化,例如同性戀權利和政治運動。

俄國、白俄羅斯和哈薩克已於二○一○年成立關稅同盟,歐亞經濟聯盟將保障商品、服務、資本、勞動力在三國間自由流動,並協調經濟政策。

 

<<台灣房產相關>>

央行:全台房價都偏貴

20140530日蘋果日報【王立德╱台北報導】

北市民眾薪水64%繳貸款 「總統套房」儼然成型再度示警

央行昨發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北市房貸負擔率在去年第4季飆上63.37%,等於台北市每房貸戶的每月可支配所得中,逾6成3所得要拿去償付房貸,央行特別以此示警,未來利率反轉時,房價很可能會下跌,進而衝擊到房貸戶及銀行。

台北市因需求向來比其他縣市旺,房價很難下滑,不少民眾購屋時,多半會抱著「自用兼投資」心態購屋。不過央行指出,今年4月五都(北市、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不動產移轉棟數年增率均呈2位數衰退,台北市不動產行情有行無市,即使帳面上有獲利,也不見得能夠如願出脫。

利率反轉未來趨勢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更指出,「大家都以為北市市中心房價不易跌,但大安、信義、中山區房價都已開始滑落。」加上利率反轉是未來必然趨勢,在台股的「總統套房」即將解套的同時,房市總統套房悄悄成型。
央行官員也指出,以台電用電調查來看,前年全國平均空屋數達144萬戶,年增逾萬戶,囤屋情況並未舒緩,因美國寬鬆量化(QE)政策正緩步退場,未來利率勢必反轉,囤屋者的壓力將增加,需求面也會跟著反轉,持有不動產的民眾、大量承作房貸的銀行必須要特別小心。
花敬群表示,未來進入升息循環時,每升1個百分點,房貸戶支出將增加1成,因存款利息也會調升,應處自住戶可忍受範圍內,不過房貸戶「自用兼投資」的期望很可能會落空,恐長期住進套房內。
央行引內政部資料表示,去年第4季全國房貸負擔率35.36%,台北市為63.37%;全國房價所得比8.4倍,台北市15倍。央行總裁彭淮南曾表示「房價所得比5倍比較正常」,央行官員昨日再次強調,「全台的房價都偏貴」。
除對房價高漲示警外,央行也特別將中國的影子銀行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美國QE退場的外溢效應列為3大必須注意風險。

提3大風險須注意

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投資地區與出口市場,央行官員指出,因中國調整經濟轉型,來試圖降低影子銀行風險及扶植自身產業鏈,台灣經濟發展已受嚴重衝擊,以出口為例,台灣對中國出口年成長率,已由金融海嘯前的18.4%,下滑海嘯之後的2%,喪失了不少中間財。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蘇導民分析,美、日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帶動美國走高、日圓貶值與日股上揚,但歐元區周邊國家的銀行,仍面臨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及資產品質惡化等挑戰。
另外,烏克蘭等地緣政治風險若持續上升,也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構成新威脅,都是台灣必須密切關注的要項之一。

 

 

 

空屋144萬 當心升息房價反轉

自由時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11〔自由時報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

房市反轉風險大增,中央銀行示警,台灣空屋數維持高檔,以台電電表非營業用戶最低度數資料推估,去年空屋數約一四四萬戶,若利率上升,將加重民眾房貸負擔,需求面一旦降溫,房價就會掉下來,將涉及承貸金融機構授信風險。

央行昨發布年度金融穩定報告,強調必須關注房價走勢對國內金融機構不動產授信品質的可能衝擊,並持續提醒借款人留意未來利率變動的風險,預先做好財務規劃。

「供需是我們最concern(關心)的!」央行官員說,國內空餘屋數居高,全國貸款負擔率也很高,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去年第四季為三十五.三六%,房價所得比八.四倍;台北市貸款負擔率、所得比更分別達六十三.四%、十五倍,「這個水準真的很難想像,顯示民眾負擔壓力真的很大」。

此外,央行統計,去年底家庭部門借款餘額續增至十二.五六兆元,相當於全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八十六.二六%,年增六.七七%,主因為購置不動產及周轉金借款增加;與亞洲鄰國、美國及澳洲相比,台灣家庭部門借款餘額成長幅度相對較大。

央行官員指出,目前房市買方已漸趨觀望,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正逐漸縮減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未來放款利率可能反轉走揚,將加重購屋者負擔,只要利率往上調,當房市需求面反轉,供給卻又偏多的情況,房價就會掉下來。

央行示警中國經濟風險大增

除房市外,央行同時對中國經濟、金融風險大增示警,點出包括房地產泡沫、影子銀行快速擴張、地方債務龐大、經濟結構轉型等,恐衝擊台灣金融體系及企業獲利能力。

央行並提醒,中國經濟成長力道放緩,加上正進行結構轉型及中國面板、石化等產業,與台灣業者關係由合作互補轉為競爭替代,均將影響我國企業未來獲利能力。

 

 

 

央行看房市 短期沒大問題

2014/5/30【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昨(29)日

在金融穩定報告中,談到房市情況,隨著不動產交易降溫、新屋與成屋價格走高、民眾購屋負擔重與空屋擴增,未來若利率上升,房市風險將明顯升溫,房價也可能向下修正。

央行官員指出,觀察貸款負擔率、房價所得比、空屋數、房價指數和移轉棟數等指標,房市供給量增加、需求減少,代表房市風險升溫,但關鍵還在利率,一旦利率反轉,「房價就會掉」。

至於利率何時反轉?央行官員說,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利率反轉的時機要看美國,等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後。換言之,央行只是提前提醒民眾注意風險,短期內,房地產市場表現尚無太大問題。

央行報告指出,去年上半年,由於桃園航空城、縣市升格與大台北捷運建設等議題發酵,第2季不動產交易擴增;到了下半年,受美國量化寬鬆可能退場疑慮,以及財政部研擬修正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影響,市況轉趨觀望,交易略為回降,需求不如以往。

央行也發現相較於房市交易降溫,房價仍持續上漲。新推案市場的國泰房價指數,及成屋市場的信義房價指數,去年平均漲幅分別為9.61%及14.43%,均高於前年水準。但值得注意的是,國泰房價指數今年首季下跌,主要是受到新北市房價下滑的影響。

 

 

 

每坪300萬元 信義B7豪宅Q3開賣

作者: 陳宥臻╱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01

中國時報【陳宥臻╱台北報導】

信義區「陶朱隱園」傳出每坪開價800萬元天價,大陸建設董事長張良吉昨表示,「應該是開玩笑的吧!」他進一步指出,大陸建設的信義區豪宅案「B7」,最快今年第3季開賣,由市場決定開價,不願透露價格。市場人士表示,估計「B7」每坪挑戰300萬元,總銷將達200億元。

大陸建設今年總銷金額達300億元,推估當中就有200億元是「B7」案,將採邊建邊售。建商常採用分批賣豪宅的方式,讓財務報表每年都有固定進帳,張良吉肯定地說,「B7」絕不會分批慢慢賣。

「B7」是信義區稀有素地,將規畫43戶,坪數規劃140坪和250坪,為地上31層和地下4層建築。張良吉說,最快6月取得建造,下半年就會動工。因此銷售完可入帳的時間是2017~2018年。由於該案是合建案,大陸建設預估可分回總銷6成收入。

至於房價是否下跌?張良吉指出,看區域不同而定,房價會有下修的可能,不過好的地段和產品還是有市場,就像台北市一定好賣。但他認為,房貸利率調高到5%~6%,房市就會蠻慘的。

 

 

 

學區購屋出租 報酬率6%

2014/5/30 蘋果日報【張菱育╱台北報導】

淡水房價1字頭 學生套房搶手

今年政府提出不少打房政策,讓房市出現不少負面訊息,但有許多投資客看準學校周邊租屋報酬率穩定,選擇在大學旁當包租公。統計發現,不少熱門大學周邊住宅房價皆在1字頭,報酬率也相對高。

據有巢氏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新北市淡水真理大學商圈,周邊住宅成交價每坪18.9萬元, 套房平均租金行情每月50007500元,投資報酬率56%;淡江大學位於淡水舊市鎮,雖後續有捷運輕軌綠山站G2及G3站,但目前多數學生還是喜歡在學校附近租屋,又以舊公寓改成分租套房物件較多,周邊住宅平均成交價每坪19.6萬元,套房平均租金40008000元,報酬率23%。

21世紀不動產淡水捷運加盟店店長容曉穎說,目前淡江和真理大學周邊公寓改租套房每月租金50006000元,較新的套房月租則為7000元,此區過去原有不少月租20002500元的雅房,但後來隨著學生要求居住品質後,雅房較難出租,因此不少屋主將雅房改成套房,較易租出。

成大12.1萬最低

而熱門大學周邊房價最低的為台南市成功大學,周邊房價每坪12.1萬元,其次則為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周邊房價每坪12.3萬元。
有巢氏房屋副總經理劉炳耀指出,過去許多投資客,看好學校周邊租屋市場,搶進購屋出租,穩定的投資報酬率,也讓學校周邊房市,供不應求。
隨著學生人數減少,許多私校面臨退場,建議選學區周邊,須具備商圈、交通功能、工作機會等利多條件,才具增值潛力,尤其可把握每年6
8月,大學租屋市場最熱絡的時間進場。

 

 

 

 

中市南區 房市買氣穩定

作者: 王妙琴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01

工商時報【王妙琴】

台中市南區交通便利,除主要交通幹道文心南路、忠明南路之外,還有環中路、74號快速道路通過,自從台中都會區鐵路捷運高架化動工後,區內有五權站和大慶站,學區有樹義國小、台中高工、宜寧中學、中興大學、中山醫學大學等,還有國家圖書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學術機構,文風鼎盛。

除了文化涵養豐厚外,政府近期在南區規劃休閒綠地也不餘遺力,水利局在南區福田水資中心擁萬坪綠地,不但視野佳,更提供運動、休閒的好去處,而近期有放養螢火蟲活動,讓民眾在都市中也能感受到螢火蟲在夜間閃爍的美景。

也因此吸引很多建商來此區域推案,包括同興協記、富宇、總太等多家建商都進駐南區推案,銷售開紅盤,此區由於交通便利,吸引不少來自彰化、南投、霧峰、大里,甚至中科園區就業員工等客層,並以首購及首換自住族群為主。

皇鼎不動產經紀業者陳奕昇表示,目前10年以內的中古屋,房價每坪多在16萬至25萬元上下。至於大樓預售推案,包括「總太東方威尼斯」、「富宇綠都心」、「豐邑閱文心」等,平均單價多已站上3字頭,幾乎是每3年漲1倍。

目前最新推案為「同興協記建設」將在6月進場,基地位在復興路、忠明南路上,原燦坤位置,市場預估每坪30至35萬,備受關注。已進場推案包括,「總太東方威尼斯」基地位在忠明南路美村南路,開價31-36萬,規劃45至55坪,「豐邑閱文心」開價28萬,規劃38至52坪,「富宇綠都心」開價31至34萬,規劃38至48坪。

南區未來在台中市捷運綠線啟動後,可快速銜接高鐵烏日站區及七期新市政中心,捷運大慶站也不遠,進入市中心區很方便,均為此區帶來可期的發展願景。另一方面到八期的好市多、迪卡儂等大型購物中心也很近,提供便利的休閒購物空間;大慶黃昏市場、台中高工商圈,則可滿足平日生活所需,生活機能成熟。

 

 

 

                                                              

重劃區買氣夯 5期具潛力漲幅最大

作者: 文╱黃繡鳳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01

中國時報【文╱黃繡鳳】

重劃區一直是台中市房價票房保證,使得民眾對於重劃區的房價漲幅信心滿滿,買氣也維持不墜。其中更以5期漲幅最大,約有9%,發展潛力備受看好。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根據內政部不動產實價查詢網資料,統計台中5大重劃區後發現,5期在近一年成長幅度最大,約有9%,其餘皆出現1.8-7.8%不等的漲幅。住商不動產中區協理賴萬表示,隨著7期房價創新高,也帶動了台中重劃區的話題,中長線來說,台中房市仍是重劃區的天下。

賴萬指出,相較於其他重劃區,5期商圈經過了20年發展,機能相對成熟,食衣住行育樂均能滿足,加上這幾年7期發展,也帶動了5期的成長,不少重視機能與轉手性的購屋人多會轉進5期,也讓價格水漲船高。

而成長次多的10期重劃區,受惠於74號道的帶動,因為價格低,深受首購自用客戶喜愛,近期指名度更大幅提升,未來漲幅也能被期待。

相較於漲幅高的重劃區,8期與11期表現平平,雖然進入重劃區的發展成熟期,但房價處於高點,機能性仍待發展,也因此價格表現不如預期。

至於台中市房價領頭羊7期重劃區,在價格上傲視群倫,因此漲幅也受到影響,不過由於台中市各重劃區快速崛起,讓不少買方回頭購買具有稀有性、抗跌性的7期,中長線而言,7期重劃區仍備受各界看好。

展望未來,賴萬認為,目前市場交易以中小坪數去化最快,也是北部客戶最喜歡的標的物,現在市場上仍以總價1千萬元左右的產品最受歡迎,其中不少是父母為子女先行置產,買盤堪稱穩健。不過,面對政策改變,上下震盪難免,在此狀況下,才最能看出不動產的價值,購屋人可擇優進場。

 

<<其他 >>

不排除刪除6%服務費上限

作者: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30日 上午6:01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有鑑於房仲業隱瞞凶宅或附近有嫌惡設施等重要資訊,內政部昨天表示,6月起將與地方政府聯手啟動對房仲業服務品質的查核行動,後續不排除檢討甚至刪除上限6%的服務報酬規定。

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以房屋漏水問題54件最多,其次是房仲或建商隱瞞包括牆壁龜裂、附近有嫌惡設施、曾發生非自然身故或凶宅等重要資訊,有41件。

內政部次長陳純敬昨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由於民眾大多透過房仲業者進行不動產買賣交易,業者服務品質將直接影響當事人權益,因此六月起內政部將與地方政府聯手同步查核房仲業。

陳純敬說,已請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擬定「不動產仲介經紀業提升服務品質改善措施計畫」,從提升房仲業者服務品質、建立執業標準作業流程及推動房仲業評鑑制度等3大面向,進行業者自我改善與精進服務品質;他說,今後將透過公會自律、主管機關查核、公開評鑑查核資訊,以確保民眾的消費權益。

內政部地政司長王銘正說,消費者應慎選房仲業者,並先行瞭解房仲業者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後,再議定服務報酬(即佣金),讓服務費議定的主導權回歸消費者。

根據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報酬計收標準規定,不動產經紀業向買賣或租賃任一方或雙方所收取報酬總額不得超過該不動產實際成交價金的6%或1.5個月的租金,但這是「上限」,消費者還是有跟仲介者議價的空間,後續不排除檢討甚至刪除這項規定。

 

 

 

房仲降費用 看突檢結果

2014/5/30【經濟日報╱記者尹俞歡/台北報導】

房仲收費爭議無解,內政部出奇招,6月起要對不動產仲介業進行史無前例的服務品質大抽查,並視查核結果決定是否調降房仲收費費率。

官員表示,此次服務品質擬採無預警造訪店面方式檢查。因全台房仲店面逾7,000家,沒有人力進行全面查核,會以抽查方式進行。內政部預計7月底公布合格與不合格業者名單。

內政部昨(29)日也公布今年第1季房地產消費糾紛統計,第一名為房屋漏水問題共54件,「房仲或建商隱瞞重要資訊」則居第二名,全台共41件。

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指出,房仲業服務品質影響消費者權益甚大,近年來房價飆漲,但房仲業者收費上限沒有調整,導致消費者買房時要付給仲介的服務費連年增加。內政部決定藉例行年度業務檢查時機,調查房仲業者服務品質,並依提升成果研議是否調降報酬比率、或將收費標準改為級距式等。

屆時查核的項目,包括業者是否有在店面以文宣標語宣導服務費收費是消費者自行和業者議定、而非業者單方面訂定;業者在接受委託、代看到簽約交屋時,是否有做到公會訂出的服務標準流程等。

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同榮認為,房仲業者同意調升服務品質,但絕不能讓服務品質評鑑結果綁定整個行業收費費率,應要把依服務品質決定費用權力還給消費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