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傳產回神 Q2製造業續成長

2014/7/24【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步上復甦軌道,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6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08.13,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同時,第2季指數為歷年單季新高,除半導體支撐外,傳統產業如鋼鐵、機械等景氣回神,也貢獻此波成長。

第2季製造業生產指數不僅較去年同季增加6.71%,也延續去年第3季以來的成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景氣回溫,直接反映企業投資意願,我機械設備業產能較去年同期增加13.33%,主要來自工具機、傳動及輸送設備等外銷接單顯著成長;上半年機械接單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成。

汽車及其零組件產能熱度未減,增產顯著,成長18.47%,因新車提升安全規格配備與優惠促銷,加上股市熱絡支撐車市買氣。

不過,統計處官員提出警示,儘管下半年製造業產能可望持續擴張,中國大陸和韓國年底前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大陸產業供應鏈在地化、新興市場成長緩和、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資訊電子市場廝殺,都將不利我產能。

 

 

 

內需旺 上半年商業營收新高

中央社 – 2014年7月23日 下午8:03(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3日電)

隨著景氣回溫,股市交易熱絡,經濟部今天公布 6月商業營業額新台幣 1兆2337億元,年增4.1%;上半年營收高達 7兆1154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經濟部表示,6月批發業營收8654億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年增3.6%,連續10個月正成長,主要受惠手機、電腦、液晶電視等需求增溫,加上不鏽鋼、鋼筋等建材外銷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車市買氣熱絡、世足賽商機及消暑商品熱銷,6月零售業營業額衝上3330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5.5%,其中又以汽機車零售業受惠景氣好轉、股市熱絡,營收大幅成長17.8%最多。

無店面零售業則因促銷活動多元,網購業績上升,6月營收169億元,表現亮眼,年增12.6%,為102年6月以來最大增幅。

進一步觀察綜合商品零售業,6月營業額879億元,年增4.3%,其中百貨公司營收年增2.3%,主要受惠端午節連假效應,加上年中慶檔期與世足賽休閒商品商機。

便利商店及量飯店同樣受惠夏日炎熱及世足賽開打,帶動鮮食、飲料、冰品及酒類等銷售攀升,6月營收分別成長5.5%、4.2%。

餐飲業部分,經濟部表示,因婚宴、連鎖餐飲展店與新品牌推出,以及觀光熱潮帶動機上餐飲業績成長,6月營收353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3.8%。

展望未來, 7月批發業因進入秋冬服飾出貨、中元節前食品舖貨旺季,加上NB、PC、手機及電子零組件等需求回溫,以及零售、餐飲業因暑假旅遊旺季來臨、中元節檔期啟動及暑假多媒體大展,刺激消費增溫,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預期,將帶動整體商業營收持續攀升, 7月年增率可望延續近幾個月成長趨勢呈現小幅成長。

楊貴顯指出,若就業情勢持續改善,加上股市交易熱絡,將有助於拉抬民間消費表現,下半年商業營收可望較上半年表現佳。1030723

 

 

 

看好經濟 江揆估今年GDP破3%

作者: 【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7月23日 上午12:00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表示,今年上半年經濟穩健好轉,各項重要經濟指標表現優異,首度樂觀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應可破三%。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今天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行政院長與商業領袖座談會」,由江宜樺率相關部會首長與會員直接面對面溝通政策。

江宜樺致詞時表示,今年上半年不管是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景氣對策燈號、經濟部的外銷訂單、主計總處的失業率及台北股市指數等經濟數據,都顯示台灣經濟已穩健好轉。

他說,雖國際景氣預測機構因新興市場表現,減弱經濟成長力道,紛紛下調全年平均經濟成長率(GDP),但他認為,在全民與政府共同努下,台灣GDP應可破三%。

【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憂心表示,中韓FTA如在年底前生效,台灣的工具機、面板等產業就要面臨重大衝擊,「台灣能有多少時間可以落後韓國?」呼籲朝野立委以國家為重。他認為,要讓GDP有更好佳績,要從自由經濟及創新經濟兩方面著手。

江宜樺指出,台灣不要怕開放,制度、法規與國際接軌才能真正脫胎換骨,並獲得國外商機。他強調,台灣如被排除在TPP、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外,在未來十年內,台灣可能就會被邊緣化。

他憂心說,台灣最大競爭對手,韓國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會在年底前生效,未來韓國工業產品可能比台灣多享受十%以上的關稅,台灣的工具機、面板等產業就要面臨重大衝擊,請問「台灣能有多少時間可以落後韓國?」

 

 

 

政治風險上升 澳盛下修台灣GDP到3.1%

2014/7/24【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

澳盛銀行昨天發布大中華區的經濟觀察,預測台灣全年的經濟成長率為3.1%,比起年初預測的3.6%,下修0.5個百分點,主因擔心政治風險。

澳盛銀行指出,雖然台灣的貿易表現,因已開發國家和中國大陸需求回溫,穩定成長;對於貿易前景,也抱持樂觀的看法。不過,台灣的政治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對未來的政治風險,仍應保持警覺。

不少外銀看好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瑞銀一直維持在4%的高預測值;渣打銀行今年第二季更新的預測也有3.9%。

多家本國預測機構紛上修經濟成長率,元大寶華的全年經濟成長率,由原本的2.88%上修至3.18%;中經院由3.05%調高至3.15%;台綜院為3.1%;中研院則是一舉從2.89%拉高至3.31%;國發會的目標是3.2 %;主計總處為2.98%。

但澳盛銀行反向下調,澳盛銀行分析,台灣6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2%,符合市場預期。其中,電子產品仍為台灣出口的主要動力;另外,基本金屬和機械產品也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從6月數據觀察,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同時,也看好台灣科技業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前景,動能包括新機型智慧型手機上市、相關硬體升級等。

不過,台灣政治風險上升,先前有學運等,因此,後續對政策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觀察。

 

 

 

大查稅! 國稅局鎖定房市、醫美、陸客相關

作者: 曾翌萍 | TVBS – 2014年7月22日 下午1:31

實價課稅上路前,國稅局先來大查稅,針對不動產交易中,建商最容易逃漏稅的合建分售以及個人經常利用假贈與方式逃避奢侈稅等,都是國稅局鎖定項目,專家認為,只要國稅局出手,從資金流向查,逃稅不曝光都很難。


國稅局大查稅,重點就鎖定不動產交易,對建商來說,要逃稅難度增加了。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以合建分售來說的話,牽涉的稅金金額比較大,另外,市場有些建商採取假人頭方式去逃避營業所得稅部分。」

合建分售,簡單說就是地主出地,建商負責蓋房子,不過,建商會透過「假人頭」來當地主,逃避營業稅、營所稅、所得稅,國稅局就會透過資金流向,來查出假人頭,而這波重點查稅還包括假贈與真交易、假人頭真交易、逃避奢侈稅,以及個人售屋達六戶以上,應該辦理營業登記卻沒辦,逃避營業稅。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這三五年間,我們大概陸陸續續都有聽到,國稅局積極查稅動作,確實也達到相當程度的恫嚇效果,當然,另外而言,也對國庫來說是有不少進帳,事實上,在實價課稅之前,國稅局採取這樣查稅作法會讓投機客戶,選擇其他投資標的。」

專家認為,在實價課稅上路前,國稅局先大查稅算是相當積極的作法,也可以引導房市資金進入股市,國稅局另外兩波重點查稅對象,還包括醫美和陸客常消費的旅行社、遊覽車、餐廳等,把遊走灰色地帶的逃漏稅納入國庫收入。

 

 

 

南韓Q2經濟增速意外放緩,央行降息壓力增、韓圓走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精實新聞) 2014-07-24  09:44     MoneyDJ新聞 2014-07-24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南韓”世越號”客輪沉船事件重挫消費信心,使得韓國第二季經濟成長意外減速,也令央行降息刺激經濟的壓力增加。

南韓今年第二季GDP季增0.6%,低於彭博社調查預估的0.7%,且為2013年第一季以來最差表現。若與去年同期相比,GDP年增3.6%。

世越號海難共導致300多人死亡或失蹤,南韓民眾因哀悼而大幅節制娛樂上的消費。數據顯示,韓國當季消費支出不增反減、較前季下滑0.3%,減幅創2011年第三季以來之最。

南韓總統朴瑾惠(Park Geun Hye)本週曾宣示動員一切資源活絡經濟,稍晚她將宣布具體作為。與此同時,站在最前線的南韓央行(BOK)在當前政治氛圍中可能被迫配合政府出手救市。據彭博社報導,高盛、野村控股均預期BOK可能會在8月降息。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顯示,截至24日08時23分(GMT+8)止,南韓KOSPI指數盤中走揚0.14%,暫報2031.53點;韓圓盤中走貶0.18%至1美元兌1025.22韓圓。

 

 

 

IMF:美經濟增速18個月內將提高至3%之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4-07-24  10:04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預計美國經濟的增速在未來18個月內將提高至3%之上,預計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夏天首次加息。(立悟/編譯)

 

 

 

《美國經濟》6月成屋銷售勝預期,創8個月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精實新聞) 2014-07-24  08:42     MoneyDJ新聞 2014-07-24  記者 陳瑞哲 報導

美國6月成屋銷售創8個月新高,並且是繼2013年10月之後首度突破5百萬戶,暗示房市景氣回溫。

全美不動產協會(NAR)22日公布6月份成屋銷售年率月增2.6%至504萬戶,為去年2013年10月以來最佳表現。在就業市況好轉與房屋庫存供給增加的帶動下,成屋銷售已連續三個月回升。據MarketWatch調查,經濟學家原預期成屋銷售年率為500萬戶。

不過,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指出,雖然過去幾個月美國就業的確出現令人激賞的表現,但薪資成長仍有待加強,這使得許多潛在買家有所顧慮而不願貿然出手,否則房市景氣將不只如此。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成屋銷售年率仍低了2.3%。

待售成屋庫存月增2.2%、年增6.5%至230萬戶,換算週轉天期為5.5個月。一般認為週轉天期需達6至6.5個月才能達成市場供需平衡。

庫存供給增加使得房價漲幅趨緩,數據顯示,當月全美成屋房價中位數年增4.3%至22.33萬美元,雖然是連續第28個月成長,但增幅卻是逾兩年新低。

屋主被迫大幅降價求售的比重自一年前的15%降至11%;完全現金交易比重與前期持平在32%,但稍高於去年同期的31%;首購族比例自前月的27%上升至28%。

房屋抵押貸款業者Freddie Mac提供數據顯示,6月份30年期傳統固定型房貸利率均值為4.16%,低於5月時的4.19%,且是2013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台灣房產相關>>

買氣冷 房屋待售期拉長

自由時報 – 2014年7月23日 上午6:10〔自由時報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房仲統計,今年一至七月全國房屋待售天數較去年同期略增一.一天;各縣市中,桃園的待售期拉長最多,從去年的六十六天成交一戶,拉長至今年的七十六天。房仲分析,應是今年政府打房動作頻頻,導致購屋態度保守,買氣呈現遲緩。

桃園拉長10天最多

以房屋平均銷售天數來看,桃園增加十天最多,台中則以拉長八天位居第二,高雄拉長七天名列第三,雙北市待售期也分別拉長六天及三天。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雙張會」後,買方觀望心態轉趨保守,加上政府一系列查稅與緊縮銀根的做法,導致房市買氣大受影響;下半年觀望氣氛可能更濃厚,預期下半年房屋待售期將會持續拉長。

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指出,奢侈稅上路後,炒房資金就不斷由北往南移動,推升中南部房價,更增加區域民眾購屋負擔;當政策利空一出,不少購屋民眾態度更是轉為觀望,是買氣陷於膠著的主因。

其中,台南買氣相對強旺,住商不動產台南區副理陳佩吟指出,台南的低價優勢在去年下半年就逐漸發酵,除了本地買方外,來自高雄、台中、台北的買方也下手積極,因此銷售天數不增反減,成為市場亮點。

 

 

 

房市內冷外熱 錢進海外房產規模 今年看600億

作者: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24日 上午6:01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國內房產市場內冷外熱,據長富國際地產最新市場研究報告推估,隨著業者下半年引進更多地區的房地產新案,今年全年國人投資海外房地產的金額可望再創新高,從去年的350400億增加到550600億元,預估35年內將直逼千億元。

目前國人已投資的海外房地產的國家,因鄰近地緣關係,就投資人數及金額而言,約8成都聚焦在亞洲地區,其中又以日本東京、馬來西亞吉隆坡、柬埔寨金邊為4大投資熱區,未來可望延伸到美加澳紐及歐洲等地。

長富國際地產市場研究部預測,買家年輕化也是未來國人投資海外房地產的新趨勢,因應小資一族的新買家,下半年新推出的海外房地產投資案,總價台幣千萬元以下的個案會陸續問世。長富國際地產總經理鄭哲昇表示,日本房地產價格已盤整多年,未來房價再下跌的機會小,想賺房價增值財,日本不是首選;不過,日本房地產平均6%的租金投報率,相較於台灣平均2%不到的租金投報率,很適合保守型投資屬性的包租公婆。對於市占率及知名度最高的馬來西亞房地產,鄭哲昇認為,首都吉隆坡房價經過年年2位數上漲,目前的精華區房價水平換算台幣達7080萬元,直逼台北市的房價,加上馬國政府開始有抑制房價的動作,未來能否持續走高,值得觀察。

鄭哲昇強調,每個國家地區的房地產各有不同的投資特色及風險,打算房地產配置增加海外部位的投資人,宜理性評估分析後再決定進場。

 

 

 

房價鬆動 北多於南

作者: 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7月24日 上午6:01工商時報【記者方明╱台北報導】

全台房價颳起降價旋風,北市南港、內湖,新北市三重區已有中古屋開價下修34成,原本買賣雙方對房價僵持不下的情況已出現變化,根據國內各房仲業網站上「降價專區」資訊,近期降價專區拋售物件數量較年初增加13成,顯示賣方開價開始鬆動且有相當幅度,並出現「北多於南」的趨勢。

永慶房屋直營店統計自家官網降價專區,今年第2季降價物件(含1筆物件累計多次降價)較第1季增加逾8成,若與去年同期相較更爆增5.8倍。

從永慶房產集團(含加盟體系)官網上更可發現,在降價專區中,北市南港區1間屋齡約4年左右的電梯大樓,開價竟由4,980萬元下修至2,800萬元,降價幅度高達44%!此外,內湖區也有屋齡30年的老公寓,開價由1,980萬元下修至1,250萬元,降幅達37%;而在新北市方面,三重區則有多筆物件開價降幅超過4成。

信義房屋則在今年第2季開闢降價專區,根據公司內部統計,今年7月較6月中旬增加約1成左右的降價物件,而降價物件中開價平均下修5%6%,且觀察雙北市因房價基期較高,降價物件有「北多於南」的趨勢。

觀察信義房屋降價特區,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1間公寓,開價由5,800萬元下修至4,290萬元,降幅達26%;新北市板橋區1間4樓公寓開價由1,565萬下修至1,150萬,降幅達26.5%;而供給量大的淡水區,降幅最大為1間大樓華廈,開價由3,500萬下修至2,490萬,降幅28.86%。

台灣房屋統計自家官網降價專區物件發現,五都今年第2季較第1季有26.2%屋主開價願意向下修正,其中新北市更高達37%;其次是高雄市35%、台北市30%,惟台中市第2季降價比例僅增加9%。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舉例,北市萬華區有1間公寓產品,屋主開價已由1,190萬下修至999萬、降幅高達16%;另大安區總價4,0005,000萬的物件,也出現1成的降價空間。

全國不動產則表示,目前公司官網上架物件總量逾1萬件,統計4月降價專區物件數約877件,到了7月則增加到978件,增幅約11.5%。若進一步分析全台各地降價物件,以新北市408件居冠、桃園縣185件居次、台中也有105件,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也有76件願意降價求售。

房仲業者表示,今年4月下旬「雙張會」後釋出2年內讓房價下修3成的訊息後,是讓賣方在開價上讓步的關鍵因素之一。

 

 

 

新聞眼/海外炒房熱錢若回流 恐再推高房價

2014/7/24【聯合報╱本報記者江碩涵】

「熱錢」不只國際有,台灣也有!有業者統計,今年到海外炒房的「台灣熱錢」至少六百億,這些逐利而居的台灣熱錢,可能是未來台灣高房價的隱憂。

淡大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分析,台灣資本市場小,屬淺碟化市場,資金大幅度移動、亂竄,往往會影響台灣。台灣熱錢的炒作,恐會有後遺症。

台灣房地產約十年一次大循環,這波房地產大多頭從二○○三年開始,到今年已超過十年。

二○○八年總統大選後政黨二次輪替,二○○九年馬政府調降贈與稅,吸引大批海外資金回台。但這一波回流資金可說是台灣熱錢,由在中國獲利的台商主導,回台後投資產業的少、炒房的多,導致房價高漲、民怨沸騰。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國際資金收支,二○○九年台灣淨流入資金一三四億美元(約四千零二十億台幣),是廿年來資金淨流入最高的一年。

莊孟翰分析,二○○九年的資金回流,在全台房市亂竄,加速台灣經濟M型化發展,也讓房地產暴漲,再加上低利率助長炒房,造成年輕世代人買不起房,甚而出現世代對立。

然而,二○一○年資金又出現淨流出,二○一三年淨流出四三七億美元(約一兆三千一百億台幣),台灣熱錢再往外跑。

莊孟翰說,近來房地產政策變動性高,加速資金外流。就像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時,資金利用各種方式出走,引發台灣房地產走低十年,更造成產業空洞化。

隨著時代進步,這批流動的資金除了透過正規金融體系,有更多看不到的地下經濟在流動,政府很難全面掌握資金進出台灣的痕跡。未來,在海外獲利的台灣熱錢再度回流、資金亂竄,不僅恐再炒高房價,對台灣經濟更沒有好處。

 

 

 

房市 鬼月爆2500億元大量

2014-07-24 聯合晚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鬼月 (7月27日至8月22日)北台灣推案市場爆出2466億元歷史天量,是統計以來首次突破2000億元,比去年大增657億元,年增幅約36.32%。

若合計7、8兩月總推案量,初估超過3000億以上。意謂這兩個月的單月推案量遠多於上半年任一月份。雖然北台灣近年推案市場已沒有鬼月不宜禁忌問題,但現在買氣觀望、市場氣氛不佳,還冒出這麼龐大的供應量,讓人捏把冷汗。

住展雜誌主編施絢傑表示,業者拚命推案,主要還是為了躲避年底選舉之干擾。如果拿到建照,不趁現在趕快公開銷售,則10月後選戰趨白熱化,買氣恐更平淡,如果執政黨敗選,為拉攏選民,備戰總統大選,執政當局可能再出新的打壓措施,民眾的跌價預期心理可能加深,後市也不樂觀。

另外,財政部預計在12月提出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房地合一課稅議題勢必會再擴大對房巾影響,此外明年初,今年搶照潮的建案供給量有可能開始陸續釋出,個案競爭壓力更大。

所以從現在起到明年,適合衝刺推案的時間就剩鬼月,及928檔前半段;如果現在不推,延到明年後再推,也不見得有利,乾脆硬著頭皮公開銷售。

 

 

 

下新莊捷運效應 房價大漲逾兩成

2014/7/24【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近幾年來,政府雖積極打壓房價,如祭出奢侈稅、豪宅稅、第二屋限制貸款成數、囤屋稅…等,但大台北地區房價卻依然居高不下,如擁多項建設及三大重劃區的新莊,新屋及預售屋的平均房價,依然高達53萬/坪。其中又以下新莊地區,因有捷運新莊全線通車的效應加持,平均行情價漲至38萬/坪,較去年初通車時期又上漲近兩成,成為全新莊漲幅最高的區塊。

目前下新莊地區每坪開價最高的個案為「麗寶双璽」案,此案位於捷運丹鳳站與迴龍站之間,擁雙捷運站優勢,且興建為26層地標型建築,故開出52萬/坪的平均價。其它還有「捷運吉境」及「君泰」兩案,開價皆在43~48萬/坪間,都是讓下新莊房價站上4字頭的因素。

另外,位處明志路上的「金璽御品」,門牌雖隸屬於泰山區,但實際生活圈也算是下新莊地區,地理位置相當靠近捷運丹鳳站,車程只約兩分鐘即達捷運站。不過此案基地為乙工用地,登記為技術服務業,但據現場專案表示,該案已通過內政部審查通過,將可變更為住宅區,故此案的開價也直接比照當地的住宅案,平均每坪開價約43萬,比同為乙工案的「東村A ONE」,足足高出約有5萬/坪;不過,此案整體規劃設計相當不錯,建材使用也高級,因此才公開不久,就有逾一成的客戶下訂,初期反應還不弱。

 

 

 

頭城夏季指標案 海景住宅登場

2014/7/23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盛夏時期,宜蘭縣政府按照慣例,在暑假期間舉辦童玩節,因此每逢例假日,北宜高就出現車流大排長龍,人潮不斷往宜蘭湧入。而擁有獨特海景的烏石港重劃區,今年夏季也不缺席,應景推出一個超高樓層的海景住宅案。

此案即是當地知名建商晏京機構所投資興建的「世界灣」,該案基地高達2500坪,興建樓高達29層,東側臨烏石港灣,遠眺整個太平洋海景,是近幾年來唯一超過20層的海景案。全案共規劃254戶,主要是23~30坪的一房產品,一、二樓規劃多項休閒設施,且挖有溫泉引入社區使用,讓社區住戶享受夏季賞海景,冬季可泡湯的悠閒生活。

不過此案也因規劃超高住宅,且採用SRC結構及制震系統,加上規劃國際化的外觀及高級建材,故每坪開價達39萬上下,創下頭城地區的新高價位。也因如此,附近一坪才22萬的「海灣逸墅」透天住宅案,因價差明顯,近來銷售成績相當的順利,全案已熱銷逾七成,銷售速度明顯比去年提升不少。

 

 

 

房市觀望氣氛濃 業者紛祭轉進策略

2014/7/24【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說是政策打壓奏效也好,利率及資金動態走向不利也罷,今年第二季以來,國內房市確實瀰漫一股濃到化不開的觀望氣氛;買賣雙方對價格及後市的認知,似乎來到難以拉進的地步。而昨天一宗號稱小而美標售案的開標結果,再度說明這樣的市場近況。

該標售案是中央存保公司委託戴德梁行標售慶豐銀行六筆不動產,分別位在台北、嘉義及南投,總底價僅約8,700萬。而昨天開標,結果共四筆脫標;其中位在嘉義的三戶全球世貿大樓辦公室是這次的一到三標,據悉是由某自然人以等同底標的價格得標,南投標脫標金額也只比底價高4萬。

有趣的是,不知是報導刻意為之,或戴德梁行如此發佈;總之,這個標售若按慣例,因為溢價率實在太低,會以『市場反應不算理想』來說明,但如今用的字眼卻是『神準得標』。這確實透漏目前的房市氣氛。

但住展企研室認為更值得深究的是,此次沒脫標的竟是台北的案子,且相關報導隻字未提,確實詭異;畢竟台北的不動產標售通常奇貨可居。

本週稍晚還有兩宗標案將開標,一是永豐銀標售北市信義路四段曼哈頓大樓,另一則是日前又引發爭議的廣慈地上權案,分別將在本週三及四開標;昨日北市府也公告忠孝東路、復興南路西南側約4百坪土地地上權案,下月初開標。這三宗標案的結果如何,或可視為Q3至下半年的房市風向球。

詭譎氣氛下,業者當然更積極的分散風險。就拿國內知名的國泰集團來說,旗下建設雖仍在購地推案,但金控賣樓,壽險則打算進軍上海。此外,新光人壽同樣將進軍對岸(北京)及倫敦、東京,富邦人壽則打算投資德國慕尼黑。

建商這邊則朝銀髮住宅市場進擊,儘管這塊市場目前在國內還不算成熟。潤泰淡水銀髮宅潤福新象已營運有時,遠雄高雄兩筆投資案雖然喊卡,但苗栗健康園區據悉仍持續進行中。

近年台灣推案量大的興富發集團,據傳也鎖定新北市距醫院1到2公里處之2到3千坪土地,欲打造老人住宅,預計一到二年內推出,並將與日本大和開發共同合作。最新加入的則是龍巖集團,稍早該集團購入3.5萬坪三芝土地,已證實要打造老人住宅,也會引進日系團隊。不過該土地現行地目為農地,需先變更後才能行後續規劃。

 

<<其他 >>

假契約規避奢侈稅 查獲將遭重罰

2014/7/24【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北區國稅局日前查獲民眾銷售同年向法拍取得之房地,與買方簽約同日,辦竣戶籍登記逃避奢侈稅,由於來不及辦妥,因此遭國稅局查獲而重罰的案例。研判疑似為專標法拍屋集團利用人頭來訂立銷售契約,以逃避奢侈稅。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甲君於101年10月24日訂約銷售其同年自法院拍賣取得之桃園縣房地,應依規定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價格及繳納奢侈稅,甲君卻藉由與買方在101年11月2日另簽訂買賣契約,同日並於該房地辦竣戶籍登記,來規避奢侈稅,經該局查獲,除補徵奢侈稅外,另按所漏稅額處2.5倍罰鍰。

該局說明,依奢侈稅條例第5條第1款規定,所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直系親屬僅有1戶房屋及其坐落基地,辦竣戶籍登記且持有期間無供營業使用或出租者,不課徵奢侈稅。甲君雖然主張101年10月24日所訂買賣契約書已撤銷,惟該局查得買受人乙君在101年10月 31日已持101年10月24日與甲君簽訂之買賣契約,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可見甲君101年11月2日重行簽訂買賣契約,並於同日將戶籍遷入系爭房地, 目的只是為了符合在賣屋時外觀形式上有辦竣戶籍登記之事實,以規避奢侈稅。

該局進一步指出,甲君101年度實際上是住在他所任職公司的員工宿舍, 且甲君101年度另由拍賣所取得新竹市房地,也是在同年11月出售,甲君持有該2戶法拍房地的期間都只有1個多月,而且都是在訂約出售當天辦竣戶籍登記, 甲君短期買賣房地顯然都不是為了自住目的,其短期炒作房地事實十分明顯,依法應課徵奢侈稅。

北區國稅局強調,奢侈稅開徵以來,像甲君採用更改原始買賣契約資料以符合免課稅要件之不正當方法,藉以規避稅負案例,迭有發現,一旦經查獲,除補徵奢侈稅外,又因係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會另外按所漏稅額處2.5倍之罰鍰,該局籲請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