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製造業、服務業景氣雙升 廠商對未來樂觀  http://tw.news.yahoo.com/1月製造業-服務業景氣雙升-廠商對未來樂觀-030200037.html

春節因素影響,1月M1B、M2年增率雙升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225/KITP85XMXU0SI.shtml?c=macro

財政健全方案 學者:影響面大  http://tw.news.yahoo.com/財政健全方案-學者-影響面大-035613715--finance.html

TPP談判沒結果 5月再戰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510801.shtml

法人調高美歐經濟成長率  http://tw.news.yahoo.com/法人調高美歐經濟成長率-000133265.html

買氣弱 美房價漲勢減速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0788.shtml

劉明康:第3箭沒到位 日本恐陷債務災難  http://udn.com/NEWS/WORLD/WOR2/8510399.shtml

 

 

 

<台灣房產相關>

加稅行動 下波鎖定房市  http://tw.news.yahoo.com/加稅行動-下波鎖定房市-215555438--finance.html

營建業1月營業氣候轉降 台經院:國內房市恐將面臨多空交戰   http://tw.news.yahoo.com/營建業1月營業氣候轉降-台經院-國內房市恐將面臨多空交戰-033552218.html

雙北土地取得不易 建商轉戰台中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304243

65億 富邦搶下長春地上權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40226/35665650/65億富邦搶下長春地上權

蘆洲200億案量登場 房市再創高峰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s&cid=1116%3A2014-02-12-09-04-17&id=48049%3A200-&Itemid=96

低利、寬鬆資金及稅制 房價飆漲共犯鐵三角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s&cid=1051:2012-09-03-07-43-04&id=48051:e-48051&Itemid=161

房屋代銷大者恆大 2013十大代銷噴出史上巨量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s&cid=1051:2012-09-03-07-43-04&id=48054:-20134805348054&Itemid=161

 

 

 

<其他>

管理陀飛輪/流動率高的真相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8510316.shtml

 

 

 

<<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1月製造業、服務業景氣雙升 廠商對未來樂觀

作者: 李憶璇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11:02

台經院今天(25日)發布1月景氣動向調查,由於國際經濟大致樂觀,國內廠商的看法也保持穩定,1月製造業、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雙雙上揚。台經院強調,雖當前景氣展望樂觀,但還沒有真正好轉,現在政府又提出財政健全方案,可能會引發爭議。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發布最新景氣動向調查,在全球經濟維持歐美強、亞洲弱的格局下,美國經濟持續復甦;量化寬鬆(QE)雖逐步減碼,但短期不致升息、歐洲也重回成長。在亞洲部分,中國大陸近期貿易表現支撐景氣、東南亞國家逐漸穩定,不過,日本受貿易赤字與即將調升消費稅等影響,變數較多。景氣反映在廠商的看法上,1月製造業、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上揚,營建業則因工程段落稍降。

對於財政部提出「財政健全方案」,台經院表示,雖然方案尚未底定,到立法院還有討論空間,但選在景氣還沒好轉時提出,恐怕會引發衝擊。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原音)從最近的數字看起來是展望樂觀,但是還沒有真正達到這麼好,在這個時點上提出加稅的話,難免會造成國內的業者、股民反彈。景氣是展望樂觀,但還沒有變好,這時點上提出來,台經院是覺得可能會引發爭議。』

台經院指出,我國經濟從年初以來的樂觀氣氛可望持續,不過,廠商對1月景氣看好比例比去年底稍減、看壞比例增加,對未來半年景氣則大幅看好,顯示當前景氣尚未好轉,但展望樂觀。

 

 

 

春節因素影響,1月M1B、M2年增率雙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精實新聞) 2014-02-25 19:25:31 

精實新聞 2014-02-25 18:44:07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中央銀行25日公布,今年1月M1B、M2貨幣總計數,由於農曆春節期間資金需求較強,銀行放款與投資明顯增加,M1B、M2年增率分別上升為9.93%及5.97%。也繼續呈現M1B高於M2的黃金交叉線型。

央行也表示,經調整季節性因素,1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M2年增率分別為8.83%及5.77%。

 

 

 

財政健全方案 學者:影響面大

中央社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11:56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25日電)財政部24日公布財政健全方案,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今天表示,相較證所稅影響到股民,財政健全方案影響層面較大,對經濟影響要到最後定案才能評估。

財政部的財政健全方案,包括綜合所得稅稅率結構修正,新增年薪超過1000萬元者,稅率由40%調為45%,影響金字塔頂端約9500人。

其中兩稅合一仍維持,不過,現行股利扣抵率將調降為僅一半可抵扣。

銀行保險業營業稅率由現行2%調到5%;信託投資、證券、期貨、票券及典當營業稅率維持2%。

台經院長洪德生指出,由於方案剛提出,到付諸實行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調整幅度也未知,台經院樂見有討論空間,但目前還無法估算對經濟的影響。

孫明德受訪時指出,財政健全方案剛出爐,還要等最後定案才能估算影響。金融營業稅是間接稅,金管會認為會轉嫁給消費者,但他認為,國內銀行業競爭激烈,轉嫁可能性沒有那麼大,但可能會影響銀行獲利。

孫明德進一步指出,金融業過去兩年經營績效較好,這次稅制改革,也有顧及產業發展。

是否對金融業的營運和股市造成影響?

孫明德說,台股24日下跌,外界認為是財政健全方案,其實昨天是亞股均跌;現在是提出調高至5%,但之後在立法院攻防下,也未必是到5%。

孫明德指出,兩稅合一將現行股利扣抵率調為一半,這部分可能會對有錢人的公司股利政策變化較大,但大公司總是會有一些避稅方式。1030225

 

 

 

TPP談判沒結果 5月再戰

2014/2/26【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部長級會議25日在新加坡結束,與會代表未能就關稅與其他跨市場議題達成共識,何時完成談判仍是未知數,據傳可能要到5月繼續再談。

與會12國部長重申,這四天會議已獲得長足進展,但談判結束時未能達成TPP時間表的共識。美國力挺的TPP希望達成調降關稅、建立跨國貿易議題的共同標準;這12國占全球經濟產值的40%。

紐西蘭貿易部長葛羅瑟在記者會說:「市場開放就某方面來說是任何貿易協議的核心與靈魂,所以直到該問題解決前,我們無法敲定協議。」

各國仍難以克服對進口關稅的長期歧見,尤其是美國與日本間。這兩國代表在談判期間曾兩度集會,仍無法突破僵局。

另外,智慧財產權、國營企業法規與政府採購爭議,也是棘手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美國政府能否順利推動貿易促進授權法(TPA),避免國會修改TPP協議。歐巴馬就此案已遭民主黨內人士反對,與會國家也擔心少了TPA,美國國會將可修改達成的協議內容。

由於TPA屬美國內政議題,並未排入這次會議議程。對於台灣和南韓等國有意參加TPP談判,各國認為時機仍過早。

外界普遍預測TPP協定可能無法在美國總統歐巴馬4月訪問亞洲前敲定。

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說:「我們尚未進一步擬定下次會議的計畫。」不過,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來源指出,TPP談判國考慮5月再度開會,但地點尚未敲定,希望在美國11月中期選舉前做出結論。

參與TPP談判的12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越南、智利、墨西哥與秘魯。

 


圖/經濟日報提供

 

 

 

法人調高美歐經濟成長率

中央社 – 2014年2月26日 上午8:01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6日電)天利投資指出,由於全球經濟復甦,提高已開發經濟體201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對美國經濟成長預測由2.5%調升為2.7%。

天利對英國經濟成長預測由2.25%調升為2.5%,歐元區升幅由0.7%調升為1.1%。

天利投資認為,已開發國家帶動全球經濟加速復甦,因此提高對3大經濟體的成長預測。美國逐漸成為吸引製造業設廠的基地,房市與消費依然強勁。

另外,英國房屋市場上漲,倫敦以外區域也值得注意,失業率已大幅降低,消費情況顯示信心水準提高。

天利提高對歐元區的預測,反映德國健康的成長,以及西班牙、愛爾蘭優於先前預期的復甦力道。1030226

 

 

 

買氣弱 美房價漲勢減速

2014年2月26日【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綜合外電】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去年12月房價增幅縮小,顯示房市進入有助於維繫房市成長的新階段。受酷寒氣候影響,2月連鎖商店銷售出現下滑,消費者信心也不如預期。

根據25日公布的標普╱凱斯席勒(CS)房價指數,全美20大城市2013年12月房價較一年前上漲13.4%,增幅不如11月的13.7%,是去年6月來首次減速,但符合經濟學家預期。房價增值速度放慢,顯示房貸利率上揚與酷寒冬季已壓低過去幾個月來的買氣。意味未來還會有很多買得起的住宅,有助於維繫刺激房市成長。

Raymond James合夥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布朗說:「假如房價繼續以太快的速度上升,可能引發泡沫疑慮。房價持續大幅上揚,許多人已因價格考量遠離房市,房貸利率比一年前相對來的高也是原因。」

經季節調整後,全美20大城市12月房價較前月上揚0.8%,增幅不如11月的0.9%。標普道瓊指數委員會主席畢哲文說:「去年美國房價指數創下2005年來的最佳表現,但月比增幅卻開始減速,顯示房價最強勁的漲勢可能告終。」

經濟研究聯合會同日公布,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78.1,不如1月的79.4。

 

 

 

劉明康:第3箭沒到位 日本恐陷債務災難

2014/2/26【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全球金融市場的挑戰在哪裏?大陸銀監會前任主席劉明康昨天表示,美國及歐洲最艱難的時刻已過去,他比較擔心日本,因為日本政府負債過高,若日本債務占GDP比率突破250%,日本恐面臨債務災難。

劉明康昨以「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影響、機遇及挑戰」為題,在金融研訓院發表專題演講。劉明康說,美歐市場最艱難時期已經過去,從去年開始,到明、後年,美歐經濟應都能維持成長。

劉明康預測,下一個成熟市場的危機,可能出現在日本。

據統計,日本政府債務已達11.2兆美元,占GDP比236%,未來日本債務占GDP比率,可能會突破250%。

劉明康表示,日本負債率過高,若利率上升1到1.5個百分點,代表日本政府因應債務支出的利息負擔會加重,還可能會把日本全年財政盈餘都吃掉。

劉明康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然有安倍三箭,但看來第三支箭還沒到位,且還要面臨是否發生債務災難的嚴峻考驗;他說,日本債務,雖然主要是對內舉債,但債務若占GDP比率過高,對日本經濟仍然會有很大衝擊。

其他主要市場的債務占比都在下降。劉明康舉例,像德國債務占GDP比率,已自稍早的80%以上,降到77%左右,大陸政府債務占GDP比率,約為56%。

劉明康說,QE退場,雖代表經濟好轉,投資人對風險的胃口,可能又會再打開;已有很多機構投資人無法忍受只買AAA的債券(債券等級越高、報酬率越低),很多銀行也放著正規生意不做,跑去做影子銀行等地下金融,正在創造新的信用風險,投資人必須注意。

 

<<台灣房產相關>>

加稅行動 下波鎖定房市

作者: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2月26日 上午5:55

工商時報【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繼對高所得者加稅後,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不動產稅制列為國家財政健全方案的中長期計畫,最快明年開啟不動產稅制的總體檢。

據了解,財政部對不動產稅制的改革重點,將放在提高不動產持有稅,例如房屋稅、地價稅,並加強對高價房屋交易的查稅,主要原因在於房地分開計算、實價難以認定,現階段要推動實價課稅難度相當高,加上不動產稅制改革牽涉憲法等,修法工程將很浩大,因此採取漸進式改革。

國內資金泛濫,加上利率很低,造就房地產價格連年高漲,張盛和推出財政健全方案,以「取之於少數、用之於多數」的原則,對高所得者加稅,他並宣布,「明年稅改方向將更往租稅公平靠攏」,點名房地產稅制為未來改革目標。

財政部在今年初公布的個人售屋所得標準中,依照央行標準,新增雙北市房屋售價8千萬元以上、其他地區房屋售價5千萬元以上者,國稅局將依房地比算出房屋售價占比,推計售屋所得為房屋售價的15%。

張盛和表示,新公布的售屋所得標準增列「豪宅條款」,等於「踏出實價課稅的第一步」,而財政部也已發文給各地方政府,請地方訂定自住及非自住房屋稅的差別稅率,並調高房屋標準價格,否則將扣減中央補助款,以期能進一步健全房市。

台灣不動產稅制長期扭曲,尤其是不動產持有稅和交易利得稅的稅基,相較其他稅目偏低,不僅造成政府稅收流失,民間過剩資金流入房市,導致高房價問題,進而壓縮民眾的消費力、拉大貧富差距,因此外界迭有房地產應「實價課稅」的呼聲。

張盛和表示,在財政部推動不動產交易利得「房地合一」之前,實價課稅仍無法全面實施;不過,他強調,買賣房屋必須課徵所得稅,國稅局一直以來都是依核實課稅的原則,未來將加查核高價房屋的交易利得,以落實「有所得就要課稅」的稅法精神。

 

 

 

營建業1月營業氣候轉降 台經院:國內房市恐將面臨多空交戰

作者: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11:35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1月營造業和不動產業景氣雙雙出現下滑態勢,導致營建業1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6.38點,較上月下跌3.11點,並終結先前連續3個月上揚的態勢,台經院坦言,國內房市將面臨多空交戰局面,應審慎以對。

台經院指出,營造業景氣下滑主因為在建工程趕工潮已結束,而不動產業則是因時序已過土增稅調整前的交屋高峰期,加上買氣觀望,導致房市成交量萎縮。

展望未來,台經院坦言,即便政府對於公共建設投入規模有小幅遞增,且機電工程業務量成長可期,使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可樂觀視之,然而國內房市美國QE規模縮減、投入房地產資金開始退潮,且很多公股行庫又祭出新一波房貸緊縮措施,投資客更有意出脫房地產獲利了結,今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動盪時期,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仍需審慎以對。

 

 

 

雙北土地取得不易 建商轉戰台中

2014/2/26【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由於雙北地區土地取得不易,遠雄、冠德、富邦與大陸建設等建商轉移陣地,進軍中部購地推案,大陸工程在台中推出的「寶格」每坪80萬至90萬元,一舉創下台中房價新天價。

大陸工程進軍中部房市首件豪宅案「寶格」,每坪喊價逾80萬元,引爆七期豪宅戰火,富邦建設在台中七期重劃區推出「市政富邦」,主力坪數150至160坪,推估每坪開價逾75萬元,總銷金額上看100億元;麗寶集團也將於第3季推出總銷金額120億元的建案。

另外,華固、皇翔、長虹、海悅等北部地產商最近也密集往台中看地,打算在「開疆闢土」,北部建商轉戰中南部搶飯碗,使得不少在地建商皮皮挫。

好房媒體調研中心調查,去年遠雄建設投入50億元,搶下台中逾1.1萬坪土地,興富發建設也在台中搶下2千多坪土地。

好房媒體調研中心執行長倪子仁表示,每個地區風土民情不同,建商推案也有區域性,但北部土地愈來愈難取得,而且房價高,伴隨風險也大,北部建商不得不往外推案,跨區經營、分散風險已成建商必走之路。

住展統計去年10大代銷新接案金額,共4723億元,創下新高,年增幅達35.48%,除了海悅、甲山林、新聯陽三大代銷業外,信義代銷去年以總銷金額366億元首度入榜,也成為仲介轉代銷業成功案例。

 

 

 

65億 富邦搶下長春地上權

捷運松山線加持 溢價達16%

2014年02月26日 蘋果日報

【潘姿羽╱台北報導】地上權案夯,昨天富邦人壽以65億8880萬元標下北市長春段面積2747坪的地上權案,不僅溢價率達16%,也是公有地地上權案標出總金額第5高。

長春段地上權案權利金底價為56.8億元,地上權存續年限70年,昨天富邦人壽與新光人壽2組人搶標,最後由富邦人壽以溢價16%標得。台北市政府財政局局長陳盈蓉說,可以開發辦公室和旅館,預估可增加2225個就業機會。

公有地案第5高價

永慶資產管理協理黃增福表示,長春段地上權案位南京東路三段、復興北路口西北側,屬辦公商圈且近捷運松山線、文湖線交會的南京東路站,區域匯集商務人士、台商以及陸客,未來發展商辦、商場或是旅館都有市場需求支撐,預計2014年底通車的捷運松山線也讓此案身價翻漲,自然能吸引業者高價標走。
昨天脫標金額為公有土地地上權案第5高價,最高價為2012年由南山人壽以268億元取得的世貿二館,台北101大樓以206億元居次,而後依序是台北學苑141億元、林口中商36公有土地70億元。

A25底價飆高60億

接下來則有信義計劃區A25預計3月12日開標,雖然權利金底價從去年180億元提高到240億元,因信義計劃區一地難求,即便權利金飆高,仍有不少業者虎視眈眈。北市府財政局3月也將舉辦招商大會,推出相關標案共48件尋求民間資金開發,6、7月也將公告廣慈舊址商業區土地開發案和市議會舊址開發案。

住宅比市價省3成

建商也前仆後繼投入地上權案。去年國有地改採地上權方式標售後,吉美建設在民生社區推出第1個地上權住宅案「吉美璞立」,每坪均價140萬元,華固建設預定4月公開景美財訓所地上權案「華固新天地」,以中小坪數為主,每坪開價45~50萬元。下半年則有日勝生的「仁愛本真」,預計第3季完工後公開。
地上權住宅陸續推出,又比市價便宜約3成,對預算有限的民眾成購買誘因。不過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總經理張欣民提醒,承作地上權住宅的銀行較少,貸款條件自然受限,此外,雖不須繳地價稅,每年卻得付地租,金額依公告地價調整;就算民眾可用低價購入,房屋價值會逐年減損,後續稅費、貸款成數也應納入考量。

 

 

 

蘆洲200億案量登場 房市再創高峰

2014/2/26【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推案量一直不多的蘆洲,去年平均銷售率高達9成,銷售成績相當優異。因為房市銷售穩定,今年初相繼推出新案,都是25層上下的地標型建案,且單坪房價皆再創區域新高價位。

今年所推出的最大案量的個案,當屬桃園知名建商中悅機構所推出的「中悅大宅苑」,樓高25層,因此案規劃的91戶全是120-140坪的豪宅型產品,總銷售案量高達86億,且每坪開價高達62萬上下,再創市區新高價位。

另一具有指標意義的個案為「連銓天廈」,樓高22層,全案雖只規劃37戶,戶數還不到「中悅大宅苑」的一半,但每坪開價也達65萬,也是南港子重劃區內的新高行情。而此案也是規劃88坪以上的大戶格局,且因基地就位處柳堤公園第一排,且找來日本熊谷組負責營造,因此整體氣勢不比中悅弱。

此外,位於三民路旁、捷運蘆洲總站對面的協和建設案,目前結構也將近完成,也將在329檔前後公開銷售,此案也是24層的建築,加上捷運總站前的絕佳地段,相信公開後的價格也是不凡。

最後看到樓高最高、達26層的「築禾中正路案」,基地就位處蘆洲正中心點的商業用地,也因是商業用地,容積率最高,單價也可能達6字頭以上,估計總銷售金額高達60億,將是今年第二大案量的個案。而此案將採邊建邊售模式,最快四月初就可公開銷售,屆時蘆洲的房市將是多雄稱霸局勢。

 

 

 

低利、寬鬆資金及稅制 房價飆漲共犯鐵三角

2014-02-26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本月25日有兩則重大消息,表面上是分屬兩個不同財經部會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息息相關;一是央行公開『回應』低利為房價上漲元凶的指涉,另一則是財政部正式公佈所謂「財政健全方案」。

央行24日特別發布一份長達17頁的報告,裡頭援用IMF及BIS(國際清算銀行)報告,解釋高房價與(低)利率之間並無必然關聯性,更提醒利率調整影響層面甚廣;另還指出,台灣房價上漲並非全面現象,並表示99年之後已推出一系列調控措施,最後強調租稅政策才是抑制房價飆漲的最有效方式。

說到租稅政策,就和昨天財政部受閣揆指示規劃的所謂「財政健全方案」有關。然而從25日各報揭露的訊息或資料來看,裡頭有調高金融營業稅、兩稅合一、增加45%以上所得稅級距(也就是所謂的富人稅)及調高薪資扣除額,但卻就獨漏央行嚴正提出,能『最有效抑制房價飆漲』的不動產稅制改革。

其實根據上週相關消息初步擬定的行政院版方案,確實是有和不動產相關的部分;不過一開始是針對豪宅交易及持有(加稅),後來則變成『鼓勵』地方調高房地產持有稅基及非自用住宅稅率。不過到最後,卻完全迴避不動產稅制改革。

台灣近年房價非理性飆漲,到底是低利?資金浮濫?還是稅制問題惹的禍?其實每一個都跑不掉,都是共犯結構,且缺一不可。或許原本情況如央行所指,只是部分地區飆漲;但房地產特性是,價格一定會跟漲;只要時空條件允許,特定地區房價飆漲,到最後一定會演變成全面性上漲,就如現在看到的情況一樣。上週五央行前經研處長施燕在工商時報的投書,也都點明。

住展企研室其實了解,央行是想利用低利及資金寬鬆政策刺激經濟,但財政部或其他相關部會卻沒能提出配合的財政政策,將這些資金引導到實體投資,最後半數以上轉向房市、墊高房價。此外,馬英九之遺贈稅率大幅調降,海外資金回流挹注投資的支票,當然也沒兌現,最後也大舉流入房市。如今木已成舟,相關部會不思改革;一個還在撇清責任,另一個則還繼續裝聾作啞。

有人說選舉將至,所以不可能加稅;但也有相反說法認為,這回官方推出所謂健全財政方案,或說白了,加富人稅,其實就是為了選票。然而在高房價早成為全民公敵的今日,相關部會包含央行及財政部,還不正視問題所在,甚至還在互踢皮球、撇清責任;這樣演變下去,高房價及炒房現象,絕對將是不利執政者年底乃至2016選情的重點因素。

 

 

 

房屋代銷大者恆大 2013十大代銷噴出史上巨量

2014-02-25 住展房屋網

回顧102年房屋市況,因奢侈稅與實價登錄利空淡化,買氣明顯比100、101年來得旺盛,全國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達37.2萬棟,為近3年新高;另贈與移轉件數則衝到5.1萬件,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去年房市確實拉出一波榮景。

由於房市市況不差,廣告代銷業者接案意願強,各家代銷拚命喊高價、加價、搶破頭也要爭取到建案委託銷售權。據住展房屋網統計,去年十大代銷新接案金額大爆走,總計達4,723億元,創下住展房屋網統計以來新高紀錄,年度狂增約35.48%。

老面孔居多 新秀僅一家

新出爐的2013年十大代銷名單中,幾乎都是榜單上的老面孔,新進榜者僅有一研九鼎廣告一家;一研九鼎為大新竹地區代銷,指標案如「富宇權峰」,是首次登上十大代銷排行榜。從桃園起家的五十甲廣告,近年積極在桃園與新北市接案,在睽違數年後,又重新回到榜內。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去年十大代銷,除新進榜的一研九鼎外,排行榜裡的另一匹黑馬,是近年急速竄起的信義代銷。信義代銷憑藉集團優勢,從房仲跨足到廣告代銷後,在代銷界攻城掠地,101年就擠進第十名,102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總銷金額年增逾一倍,排名一口氣跳到第四名,其所承接的指標建案如淡水「宏盛新世界」、下新莊的「君泰」等等。

海悅再稱霸 甲山林居次

至於排行榜的冠、亞與季軍,分別是海悅、甲山林與新聯陽,三家向來都是代銷排行榜的常勝軍。屈居季軍的新聯陽,總銷金額年增逾3倍,從101年的229億暴衝到741億,指標案如新店「合環御寶」、土城「華固新綠洲」等案。

蟬聯亞軍的甲山林表現也不俗,總銷金額從101年的495億,大增至810億;甲山林擅長『鯨吞』策略,所承接建案雖然不多,但幾乎個個都是大型指標案,如淡水「海洋都心」一、二期,以及高雄農十六「華人匯」,都是超過百億元大案。

不過甲山林的『鯨吞』策略,仍舊不敵海悅『蠶食又鯨吞』的操作手法,海悅去年積極且大手筆搶接新案,總接案數達69個,不僅以1,294億的再度稱霸代銷界,同時又刷新自己保持的1,250億紀錄,連續兩年摘下十大代銷桂冠。

房價漲不停 總銷逐年升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若就整體來看,去年十大代銷年度接案量刷下新高紀錄,除了與新房供給量擴大有關之外,另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是房價持續攀高,推升總銷金額;其次是大型代銷口袋較深,手握更多籌碼四處『獵案』,以致於總銷不斷膨脹,最後演變成大者恆大的趨勢;第三是代銷掀起上市〈或借殼上市〉風潮,上市後為增加營收,勢必全力接案衝量。

根據住展房屋網調查,去年北台灣各縣市房價處在歷史高檔水位,截至12月底止,台北市平均房價已衝到89.3萬/坪、新北市為41萬/坪、大桃園為25萬/坪、大新竹為23萬/坪,基隆與宜蘭地區則要18萬/坪。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在全台都會區房價普遍上漲的情況下,無論代銷業到何處接案,個案所接的價格都低不到哪去,因而拉高總銷金額。從表二中可看出,102年度十大代銷總銷金額,較101年大增1,237億,無論年增金額與年增率都是前所未見。

口袋有夠深 龍頭續坐大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當房價持續上漲,代銷業的接案成本將隨之上升,而口袋夠深、資金較豐沛的大型代銷公司,更有餘裕喊高價,擊退中小型代銷,以爭取特定建案的委託銷售權。挾著資金優勢,大型代銷承接銷售的案量逐年往上堆積,中小型代銷受到排擠,代銷業大者恆大的現象日益顯著。

排名前三的海悅、甲山林與新聯陽,102年度共囊括了2,845億案量,占了十大代銷總銷金額約6成;換句話說,排名第4至第10名的各家代銷,年度案量加總起來,甚至不到前三大代銷的7成。

說到口袋深的代銷公司,海悅與甲山林絕對是佼佼者,另一家則是信義代銷,理由無他,就是公司股票上市籌資相對容易,有更多銀彈可供作戰。其中海悅與甲山林都屬於借殼上市,而信義代銷則隸屬於信義集團,雖然代銷事業起步稍晚,但卻早先以仲介中古屋搶先上市。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展望今年代銷界發展,龍頭之爭應該還是落在海悅與甲山林兩強身上;海悅與甲山林雙雙上市後,早已卯足全力搶接新案,這不僅牽涉到營收、獲利與股價高低,更是代銷業的霸主之爭,況且這還關係到兩強董座的顏面,誰都不會輕易認輸。

戰線將延長 高雄峰火起

海悅與甲山林爭食代銷大餅的戰火,從北部一路往南延燒到高雄,雙方相繼尋求合作的『盟友』,以鞏固得來不易的江山。甲山林因與興富發建設長年合作,較早進入高雄,因承接興富發數個指標,已是高雄數一數二的大代銷。

海悅雖然進軍高雄腳步較晚,但因與京城建設結盟,取得近6百億案量可供銷售;未來若海悅承接京城的建案開賣,極有機會成為高雄接案量最大的代銷。受到高雄新推案挹注,今年海悅接案金額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低。

住展房屋網黃美瑄表示:時序邁入2014年後,因北台灣代銷公司林立,競爭過於激烈,接案困難度高,若代銷業者想拓展案源,就無法再侷限於北台灣市場,操作策略應會轉成『擴大戰線』,變成全國性爭奪戰。海悅與甲山林算是全國性代銷的先行者,至於第三家全國性代銷,信義代銷機率似乎也不低。

代銷四處追案子賣,賣遍全台灣;套一句時下流行的話,就是『從行天宮賣到外太空』!只要哪裡的建案有銷售商機,代銷就往哪裡去,如此滑溜靈活的手段,正是求生存與持盈保泰的準則。當然,在市況詭譎多變的時局之下,如何掌握多空,順利賣光承接的建案,或許才是代銷業今年最大的挑戰!

註:住展房屋網統計台灣十大代銷排行,不含自建、自售的建商。所以遠雄建設、昌益建設及茂德機構等建商均不列入排行。但甲山林、甲桂林與璞園雖有自建案,對外仍會接其他公司建案來銷售,因此得以列入代銷排行榜統計。至於案量統計範圍,為2013年度正式公開之建案,若是當年度以前之舊案、重推案、未取得建照先潛銷的建案均不列入統計。

 

 

 

 

<<其他 >>

管理陀飛輪/流動率高的真相

2014/2/26【經濟日報╱邢憲生】

在拜訪一家廠商時,無意中看到在大廳走廊的左邊有一個臨時攤子,上面有個招牌寫著「離職員工報到處」。以為是自己眼花,「新進員工報到處」我常看到,但為離職員工設立服務處卻是第一次碰到。

經詢問人資才知道,因為公司流動率高,為了省時間、簡化流程、增加方便性,才會因應需求而設立報到處。我好奇地問她,離職率到底有多高,須要這麼誇張?她不好意思地說,年率超過200%!

曾經有人力資源組織調查過,由於公司在一個主動辭職員工離開時,必須結算其薪資福利且派人交接。員工離開後,又必須花資源找到合適的人接手、訓練新人從學習中成長。這些原本若無人離職就不須花費的有用資源,可以占離職員工年薪25%至43%。若填補的職缺是管理職,成本會再增加二、三倍。想想看,在節省成本為王道的競爭環境中,因員工離職率高而造成的人事隱藏性損失,絕對會削弱一個公司的競爭力。

有主管向我抱怨,「有什麼辦法呢?員工想要離開,你怎麼拉都拉不住,我們這些做主管的也是很無力。現在這些新世代的員工,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或許其中有部分是真實的,因為有些人在進一家公司時的確沒搞清楚自己要什麼,公司又能給什麼。在現實和期望之間有落差的情形下,難免因失望而打退堂鼓。

但是我還是會質疑,當初這些員工是如何被晉用進公司的?在面談時,主管是坦誠布公、據實以告,還是猛畫大餅,讓員工有了過高的期望?

有因才有果。除了部分個人的因素以外,主管對員工態度以及公司的政策才是決定員工去留的關鍵。就以那間流動率超高的公司為例,我雖然不知其中的細節,不過從幾個現象就可以一窺究竟。

首先,公司的餐廳、電梯、停車位置及休閒設施是有分主管及一般員工使用的。其次,員工的收入大多來自於加班。因此,員工不是在生意好的時候,加班加到要老命,就是在生意清淡時,靠著微薄的本薪喝西北風。如果有屬下離職,直屬主管一定會向人資單位興師問罪,認為人資找錯人、必須儘快再補新人進來,卻從來不檢討自己的領導方式有沒有問題。最後,即使在我面前,主管也會毫無忌憚地大聲叱責那些前來請益的下屬…。

雖然,公司的政策以及員工個人 的優先順序是主管無法改變的,但是主管可以設法改變自己的領導模式來降低員工的流動率。因此,除了平日須了解員工的想法及需求以建立正向關係外,主管若能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那麼就可能得到自己輕鬆、員工安穩、公司省錢的多贏結果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