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及總體經濟>>

製造業產值 Q1轉正成長

2014/5/20【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19)日公布今年第1季製造業產值近3.39兆元,年增0.26%。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表示,成長幅度雖小,但首季正成長代表景氣已逐漸回溫,預料第2季的產值優於第1季,年增率可望維持正成長。

汽車及其零件的增速為主要產業之首,包括各車廠推出改版車款及積極促銷拉抬買氣,小型轎車、商用車明顯增產,加上歐美車市復甦與維修需求上升,讓第1季汽車及其零件產值971億元,年增10.54%。2012年、2013年的第1季製造業產值年增率皆為負成長,楊貴顯表示,今次由負轉正,主要受益機械、客貨運車增產「投資財」大幅成長所致;景氣緩步復甦讓投資回來了。

楊貴顯說,全球景氣趨穩,製造業的設備投資意願已大幅提高。

                        

4月外銷訂單連3月正成長年增8.9% 5月可望續旺

作者: 鉅亨網記者曹逸雯 台北 | 鉅亨網 – 2014年5月20日 下午6:10

由於行動裝置需求持續成長,帶動晶圓代工、晶片、DRAM、封測等相關產業供應鏈訂單強勁增加,4月外銷訂單388.7億美元,年增率8.9%,經濟部預估在部分品牌廠商陸續推出高規低價行動裝置,以滿足新興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有助於未來訂單穩定成長。

經濟部今(20)日發布4月外銷訂單統計,4月接單388.7億美元,較上月增加9.3億美元、月增2.4%,較去年同月也增加31.8億美元、年增8.9%;累計1至4月接單1,43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2億美元、年增率4.3%。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林麗貞表示,包括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等主要訂單貨品多呈正成長,僅精密儀器接單27.4億美元,無論月增率、年增率都呈現負成長,尤其年增率減少13.3%,已經連續12個月負成長,主要是因為電視面板需求未如預期,加上國際競爭激烈,價格走低所致。

林麗貞指出,4月電子產品接單9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月增加16.6%,主因行動裝置需求續增,且國內業者具有競爭優勢,帶動晶圓代工、晶片、封測等半導體接單暢旺;資訊通信產品接單94.7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月增加6.9%,也是因為行動裝置不斷推陳出新,帶動組裝代工訂單增加,而電腦代工廠調整產品組合,接單情況也明顯好轉。

林麗貞也表示,部分品牌廠商陸續推出高規低價行動裝置,以滿足新興市場需求,因而帶動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相關產業供應鏈及組裝代工的訂單增加,另外,國內業者也持續開發先進技術,強化競爭力,都有助於未來訂單穩定成長。

根據經濟部針對外銷訂單受查廠商所做的調查顯示,廠商預期5月接單將較4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21.7%,持平者占60.2%,減少者占18.0%,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51.9;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則為56.7;而包括電子、資訊通信及精密儀器產品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分別為59.0、58.9及54.7,預期5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較4月增加。

4月接自我主要訂單地區的接單年增率也都呈現正成長,其中,接自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102.2億美元,年增3.9%;接自美國訂單92.9億美元,年增5.7%;接自歐洲訂單64.7億美元,年增6.9%,則是連續9個月正成長;接自東協6國訂單45.5億美元,年增14.7%;接自日本訂單35.4億美元,年增率更高達30.0%,為連續6個月正成長。

 

 

就職6周年 馬總統:讓青年住得起台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聯合報系/udndata.com) 2014-05-20  07:59     【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

就職滿六周年,馬總統今天將在中國醫藥大學發表「傾聽青年心聲實現世代正義」演說,針對就學、就業、房價、薪資等青年關心的議題,以及青年們普遍的焦慮回應,並宣示加強實現居住正義,「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他也將和該校學生座談接受提問。

太陽花學運落幕,年輕學子仍持續關心國事「出關播種」。馬總統就職演說除肯定年輕人關心國事的熱情和行動力,也承諾將持續傾聽青年的心聲、用實際的方式擴大青年的政治參與,凝聚進步與改革的共識,呼籲青年朋友們把理想化為具體實踐,捲起袖子,和政府共同努力,以打造更公平、更正義、更美好的台灣。

「我要讓台灣成為青年住得起的台灣」,馬總統將宣示,政府優先照顧青年和弱勢,提供包括租金補貼、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市價七成的合宜住宅,並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以各種政策工具減輕青年居住負擔。

他也承諾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台灣邁向世界舞台;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事,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針對青年失業的危機,馬總統說明,過去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暴增到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青年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因此,政府要加強產學合作、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

他指出,政府已提出包括「青年就業讚」等多項方案,讓學生提早和職場接軌。此外,耗資一百七十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則鼓勵青年創業,預計三年內將催生二千四百多家青創公司。

 

 

金融海嘯拖累 平均經濟成長不到3%

作者: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20日 上午6:01

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依國發會、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受到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馬政府近六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到3%,更亮出長達20個月的景氣藍燈,平均薪資六年也僅微增3.5%,顯示此期間經濟確實較往年低迷。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經濟發展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國際景氣因素,產業結構變化,不同的時期很難進行客觀比較,經濟成長率由於涵概全體生產活動,相較其他指標,比較能客觀地呈現經濟表現。

經建會主秘高仙桂指出,馬總統於97年5月就職之後,不到半年就遇上全球金融海嘯,99年景氣強勁復甦,沒多久全球再次陷入歐債危機,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對台灣衝擊極大。她說:「這六年來,台灣經濟難有好表現,進而出現這麼多景氣藍燈,低迷的國際景氣應是主因。」

依國發會所編製的景氣燈號,六年來台灣景氣總計亮出了20個月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還有25個月亮出景氣趨緩的黃藍燈。換言之,六年間逾六成的時間都處於趨緩、低迷的處境。

若依經濟成長率而言,這六年只有99年、100年表現較佳,分別有10.76%、4.19%的好成績,隨後又陷於經濟成長「保二」困境,以致六年間經濟成長平均僅2.91%。

不過,六年來人均GNP已由17,833美元升至21,557美元,正式升逾兩萬美元大關;失業率也由金融海嘯期間逾6%的水準降至去年的4.18%,今年3月更降至4.03%,失業情勢確有紓緩;惟薪資六年來增幅僅3.5%,若依實質薪資計算,則反而降低4.1%,主因薪資增幅不及物價漲幅。

高仙桂表示,過去這六年廣泛的說皆是受金融海嘯影響,連歐債危機也是金融海嘯的延續,所幸去年第四季歐洲各國已走出歐債危機,加以美國景氣已明確復甦,只要中國大陸經濟能穩住,台灣未來的經濟將可望步入坦途。

 

 

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連3年退步、降至第13名

精實新聞 2014-05-2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中心公布《2014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從去年的第11名降至第13名,連續3年退步。在亞洲地區中,台灣被馬來西亞超越,從第3名降至第4名。

在競爭力評比的四項指標中,台灣只有在經濟表現有進步,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和基礎設施均為下滑。另外IMD認為,台灣的挑戰在於培養社會團結和社會融合;採行經濟自由化,跟上國際標準;加速工業結構重整、升級,和服務業發展;以創造就業和薪資平等促進經濟成長;發展綠色經濟競爭力。

在其他亞洲國家,新加坡則進步2名升至第3名,香港為第4名。日本因實施貨幣貶值政策,促進外貿,因此進步3名、升至第21名;中國大陸由於經商環境不夠良好,排名第23;南韓降為第26名;泰國因政局不穩而降至第29名。

 

 

倫敦超越紐約 經濟影響力No.1

2014/5/20【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倫敦超越紐約、新加坡和北京,躍居全球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城市,並被譽為商業、金融與文化之都。

PwC公布2014年城市機會指數報告,倫敦以55分拿下30座城市的榜首,名次比去年上升兩名。在經濟實力、科技完備程度與門戶城市(意指作為運輸中心與觀光景點)地位等三個領域(總共十個領域),倫敦都拔得頭籌。

PwC在報告中指出,倫敦在科技上的表現極為出色,今年科技完備程度一口氣躍增至第一名,遠優於去年的第八名,和首爾並駕齊驅。這份報告根據教育、經商容易度與生活物價等59個指標作為評比。

PwC合夥人史奈爾說:「倫敦已是地位穩固的經濟重鎮,使其成為全球第二吸引外資的城市。」

報告顯示,倫敦在軟體與多媒體發展和設計都拿下榜首;寬頻網路品質從第12名升抵第二;校園網路連接性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加坡與首爾。

PwC在報告中指出,新創企業蜂擁至東倫敦「矽環區」,顯然是推升倫敦數位中心名氣的主因,也使經商變得更容易。

在都市的智慧資本與創新方面,倫敦排名比去年進步,上升到第二名,主因是高等教育人口增加、大專院校品質提升與圖書館便利性大增。但排名落居巴黎之後。在攸關未來都市繁榮的人口與可居住性方面,只有雪梨打敗倫敦。

這份報告也指出,倫敦在物價和環境方面仍有進步空間,這部分倫敦落後半數城市。

報告說,雖然紐約並未在任何領域摘冠,該城市在各方面表現大致都很出色。

 

 

OECD成員國經濟 成長再放慢

中央社 – 2014年5月20日 下午9:54

(中央社台北20日電)「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今天表示,34個成員國3月止這季的經濟成長連續第2季放慢。

OECD多數成員國為已開發經濟體,像是美國、日本和德國。隨著中國大陸等大型開發中經濟體預期今年成長放慢,經濟學家原本預期已開發經濟體將有助於支撐全球成長,但過去6個月經濟趨緩使外界對他們是否有能力辦到存疑。

OECD表示,成員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合計季增0.4%,這代表第1季GDP從去年第4季成長0.5%趨緩,去年第3季則擴張0.7%。

美國的惡劣天氣使GDP在去年第4季擴張0.7%後維持不變,為OECD成員國第1季經濟趨緩的主因。歐元區經濟保持溫和成長0.2%。日本成長率則從0.1%飆升至1.5%,由4月消費稅提高前家庭大肆採購帶動。

決策者對成長持續疲軟的反應可能大不相同。歐洲中央銀行(ECB)管理委員會6月5日開會時似乎會調降基準利率,且可能採取其他措施刺激景氣。

歐洲央行執行理事會成員默西(Yves Mersch)昨天表示,歐洲央行將行動的機率「大幅攀高」,這是決策者一連串類似評論中最新的發言。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確信第1季經濟趨緩將證明只是復甦暫時受阻,可能繼續縮減旨在重振經濟成長的購債計畫。(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30520

 

<<台灣房產相關>>

全台房價年漲5% 僅高雄跌

2014/5/20蘋果日報

桃園成長近12%稱王
【張菱育╱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和台灣房屋合作發布「台灣房價指數」,統計台灣房屋成交資料與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1季全台平均房價年漲約5%,又以北台灣各縣市年成長3.79%~11.85%較明顯,尤以桃園最高,反觀高雄房價一年來則下滑了5.85%。

以房價指數來看,2014年第1季全台為136,相較2013年第4季呈現持平;若與去年第1季台灣房價指數129比較,則成長5.43%。

台南每坪10萬最低

成交均價呈現北漲南跌。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縣第1季較去年第4季微幅提升1.85%~6.82%,其中以新北市季增6.28%最多,台南市與高雄市則小幅下修4.6%~8.13%。台北市成交均價依然為全國之冠,每坪55.61萬元,台南市10.99萬元最低。
有巢氏房屋北區業務部副總經理陳宏勝指出,北台灣房價呈現持平狀態,其中新北市今年第1季相對台北市有較大的漲幅,主要是淡水、三峽、林口等重劃區的交屋潮,拉高整體房價均價所致。
而交易量部分,陳宏勝說,第1季全台整體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成,尤其以桃園青埔地區衰退3~4成最嚴重,但宜蘭則有小幅增加趨勢;委售物件部分,今年第1季則較去年增加1倍之多,顯示國內房市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屋主將房屋釋出。

 

南部投資市場萎縮

高雄今年第1季房價每坪12.88萬元,不僅季跌8.13%,也較去年同期下滑5.85%,更是全台主要都會區中唯一下跌區。信義房屋高一區執行協理林武雄分析,南部地區房價有鬆動,應是去年房價達到高峰期,今年開始高總價物件成交量減少,導致整體單價下修,整體來看今年房價應持平,投資市場萎縮,較不會聽到有「創新高」的訊息出現。

打房影響買盤觀望

因政府對房產的打壓,讓不少屋主想獲利了結,林武雄說,南部第1季市場委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成,但是屋主對開價還是較堅持。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今年第1季房市呈現「價平量縮」的趨勢,預估未來國內房市將受到政府與央行抑制房價相關政策影響,買盤持續抱持觀望,市場將是「賣方保守開價,買方大方砍價」的氛圍,自用買盤為支撐主力,而置產族則經過汰弱換強、資產盤整後,會改以「長期持有」的觀念進場。

 

 

預期房價下修 交易量跌3成

2014/5/20蘋果日報   記者潘姿羽、張菱育

買氣急凍
政府打房動作頻頻,北市房價雖仍在高檔盤整,但推案量大的新北、桃竹等地區,第一季房價與成交量均下滑,業者直言市場「買氣急凍」。
根據第一季國泰房地產調查顯示,新北與桃竹地區新建案可能成交價,較前一季分別下滑百分之七點七、百分之三點一九,交易量則下滑約三成。如新北市汐止區的指標預售案「新捷都」,過去一周來客數約七十至八十組,現在降至四十至五十組,現場銷售人員透露,投資客確實縮手,買氣些微下滑。新竹竹北建案「國賓大悅」專案副理羅佳旭也表示,過去來客數一周多有六十幾組,現在掉到四十至五十組,買方觀望期也拉長了。

每月僅成交一件

以投資為主的桃園青埔地區,永慶不動產青埔高鐵站前加盟店店長林蓁莉更直言,政府打房,對桃園青埔房市交易「影響很大」。他說,五至六成買方都是口袋較深的台北投資、置產客,一年以來中古屋成交量可說是「急凍」,目前單店每月僅約成交一至三件住宅。
不過,永慶代銷處長何彥煒則認為,現在市場氛圍不佳的原因並非政府擬調整稅制,而是民眾期待房價下修。他指出,政府提出的稅改政策並沒有增加買方太多負擔,只是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提出「房價兩年降三成」的口號,讓民眾有了預期心理,看屋民眾還是有,只是下單人數變少。

 

 

大台北房價 下修2%

2014/5/20【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打房加重,房價顯受壓抑,以台灣房屋、信義房屋最新公布的房價指數觀察,全台房價漲勢已趨緩,其中,大台北4月房價指數還呈現2%的微幅下修。

中央大學和台灣房屋合作發布「台灣房價指數」,統計台灣房屋成交資料與內政部實價登錄資訊,今年第1季台灣房價指數為136,與去年第4季相較持平,較去年同期相則漲5.4%;信義房價指數第1季季增1.5%、年增12.2%。

新竹、高雄與去年第4季相較小幅向下修正,台南持平,其餘北、桃、中都會區,則呈微幅上揚。根據內政部移轉買賣棟數的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除了新竹縣市的成交量較去年第4季成長外,其餘六都會區房屋平均減約18%。

信義房屋的「信義房價指數」,今年第1季大致也呈現房價已漸趨盤整的走勢。七個都會區第1季房價,年增仍有4.9%至17.2%的漲幅,但季增漲勢趨緩,各都會區房價漲幅普遍在4.8%內。

 

 

繼續上漲!板橋埔墘生活圈,預售屋站上60萬大關

2014/5/21【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和報導】

隨著台北市開發已逐漸飽和情況下,整合新北市政府資源,將淡水河流域兩側逾500公頃整合或開發中的土地,如新北市中和左岸、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等,將成為下一波雙北市都會區熱門的房市焦點。

永慶房產事業群總經理葉凌棋指出,板橋江翠水岸特區的開發範圍西起板橋國中附近,往東沿著大漢溪至新店溪交會後往南至華翠大橋,沿線可開發土地面積達117.5公頃,創造區域38.3公頃的住宅用地、10.3公頃的商業區以及7.2公頃的公園綠地。

而該區生活圈中心的江子翠捷運站附近預售屋行情,推案已上看每坪80萬,一躍成為新板特區以外的房價指標焦點。葉凌棋分析,最新一期實價揭露資訊顯示,板橋區的指標社區「新巨蛋」,揭露5戶的成交單價皆在70萬元以上,最高單價每坪達79.4萬,凸顯出捷運江子翠站與新埔站周邊的捷運名宅的行情,房價水準與新板特區已並駕齊驅。
 
葉凌棋分析,板橋埔墘地區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相較板橋其他區域,發展時間甚早,過去曾是板橋高房價區域,後來捷運板南線通車之後,江子翠、新埔,以及新板特區房價隨之飆升,而埔墘地區近河岸附近多工業用地,導致房價僅呈現「緩漲」。
 
幸運地,在河岸區與光復高中附近的土地經都市計畫變更成住宅區、公園綠地,成為埔墘生活圈房市再成長的新契機。葉凌棋指出,該區最新的預售屋房價,如光環路二段的「湛然新天地」、中山路二段505巷的「新板微風+」、中和區中原六街的「遠雄左岸-彩虹園」等案,已站上60萬/坪。此外,埔墘地區南側的遠雄左岸社區,實價揭露成交指標行情更高達77萬/坪的水準,創區域新高。

 

 

低單低總銷況佳 楊梅大樓案成主流

2014/5/21【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

低廉的房價使楊梅成為入主大桃園地區的首選區域,五楊高架通車後,交通更是便捷,不少買不起桃園市區的客層,紛紛往此區進駐,近年來建商也開始積極在此區推案,以寶佳機構造鎮案最具話題性,也逐漸讓楊梅大樓案變成線上主流產品。

五月初正式公開的指標大樓案「鴻築新巴黎」,基地條件不差,面學校、近公園,距交流道不遠,產品主力為2~3房格局,此案才公開沒多久,總價在400萬左右的2房產品銷況就相當火熱,據了解,成交客戶多為首購及投資置產客。

而同樣為寶佳造鎮案,「X計劃2-智富城」表現也不差,訴求FTTH安防智能宅,基地條件與「鴻」案雷同,不過因價格較1期「明日城」高一些,故銷況平平。

埔心地區新案「築幸福」,強調產品定位以自住為主,雖然價位略高,但建材及工法都不差,公設以自然造景為主,由於產品完全是以自住客角度去規劃,成本也都反應在建材上,與投資客要的”便宜”截然不同,故價格也較為堅持。

未來埔心地區還有一大樓案準備推出,案名「和毅璞玉」,產品主力為2~3房,共規劃住家及店面約132戶,接待中心尚在搭建中,預計6月中旬公開,大樓案似乎已經變成楊梅鎮推案的主流。

 

 

台南地價創新高 東區1坪賣106萬

自由時報 – 2014年5月21日 上午8:41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東區土地交易出現一坪一百零六萬元,創下實價登錄以來的新高。市議員王定宇昨天建議市府應透過交通建設連結郊區及偏鄉,平抑房價翻漲,否則年輕人將買不起房子。

台北財團台南購地 帶動價格

市長賴清德表示,出現每坪一百零六萬元是特例,東區地價一般都在廿五到卅萬元。台南市人口雖然六十%都在溪南,但市府也重視曾文溪南北平衡,這些年陸續開闢很多新道路,也推出幹線公車系統,並投入治水,就是希望平衡各區發展。

王定宇昨天總質詢時,公布南市東區等溪南行政區的土地交易現況,依內政部實價登錄的交易金額,其中一坪最高達一百零六萬元,出現在東區中華東路三段附近的店舖,位於商業區、市場旁邊,面積約五十二坪,總價五千五百多萬元。

另外,去年歸仁辜厝里中山路這個傳統的精華區土地一坪約四十八萬、仁德中正路二段約廿五萬、永康區永康街約五十三萬元、新化中山路及關廟市中心前年交易價一坪約廿二萬元。

市長稱特例 議員促平衡發展

王定宇表示,這並非全面性的科學數據,但是當台北的財團來台南買地,開始出現天價土地,對持有房屋者及市府或許是好消息,但對年輕人及要移居台南的人而言,卻是個壞消息。

他說,東區房價已出現一坪高達四十五萬元,這對一個月僅二、三萬元的年輕人,要如何安居樂業?若繼續失衡,台南原有的優點就會失去,但好的便利交通建設卻可以拉平房價,又不影響市府稅收的增加。

王定宇說,以前東區若說一坪買一百萬會被當成是「叛仔」,但當第二、三個百萬交易都出現了,問題就來了。而房價越來越高的時候,市府又要釋出大筆土地,如平實營區、台南副都心、永康砲校,搭配財團購地,地價一定會暴漲。這種只著重成長率的經濟,是畸形的發展,如果持續下去,將會反映在首長的滿意度上。

 

 

馬執政六年 高雄房價漲最多

作者: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5月20日 上午6:01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馬政府執政屆滿6年,全台6都房價平均大漲5成,其中,高雄市更激增1倍!6年來,拜低利、減稅、兩岸經貿政策大幅開放之賜,房市質變、量變,儼然開出「國際盤」,使這波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到史上最巔峰的榮景。

不過,房地產業者期許,執政者還有許多籌碼,可健全房市,應採更積極性作為,廣建合宜住宅,照顧廣大庶民需求,而非只是打房。

國泰房地產指數調查顯示,馬政府執政以來,全台房價從2008年「520」的第2季、每坪平均約19.55萬元,一路攀升到2014年3月底的29.01萬元,6年大漲48.38%;其中,新北市漲幅達85%,從每坪平均20.88萬元攀升至38.67萬元;至於台北市從55.14萬元衝上史上最高點82.98萬元,6年漲幅達50.49%,高雄市更暴衝1.04倍,從10.15萬元攀升到20.79萬元,漲幅高居6都之冠。

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觀察6年房市變化,全球低利環境、政府降低遺贈稅、兩岸經貿大幅開放,加上國人投資理財管道有限、平台也小,造成房市質量並進、游資向房地產集中。雖然政府祭出奢侈稅、實價登錄,限縮不動產信用,讓市場更透明、投機買盤退場,房市也比較健康;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都市更新政策步調太慢,造成都市土地供給緊縮,房價居高不下。

趙藤雄建議,國人房屋自有率高達86%,執政者要讓房市穩健發展,兼顧弱勢族群,應擴大合宜住宅、社會住宅供給面,提供更多元化產品,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海悅廣告總經理曾俊盛表示,馬執政6年來,台灣房市產生巨大質變、量變,在兩岸和平紅利醱酵、利低、台商游資回流等因素下,台灣房市從以往地域性市場,一舉開出「國際盤」,和國際接軌,更大大帶動商用不動產活絡。雖然政府盡力採各種政策,調控房市不致泡沫,但開放路線不可能再走回頭路,預期房價往後只會在局部供給量大區域,作510%的狹幅整理。

曾俊盛建議,應廣建合宜住宅、延伸交通建設到都會外圍,讓年輕人買得起、租得起,並且把餅作大,提升國民所得;其實美國年輕人也未必是一畢業、就買得起紐約曼哈頓的豪宅,政府的責任是照顧更多庶民族群居住需求,而不是打房,如果再打、信心將面臨崩垮、民間不敢再消費。

 

 

「蛋黃區」房價跌? 大戶捧錢等著搶

作者: 戴元利 | TVBS – 2014年5月19日 下午8:59

政府從去年開始,打房動作不斷,買方預期房價下跌、觀望心態濃厚的情況下,房市的交易量已出現明顯萎縮。

房市專家斷言,房市高點已過,接下來恐怕將面臨3到5年的盤整期,不過在此之際,滿手現金的投資大戶仍在四處獵地,尤其是台北市蛋黃區的精華地段,只要房價出現修正,房市大戶就等著出手搶便宜。

TVBS記者戴元利:「緊鄰河岸,視野景觀好,又靠近快速道路,交通便利,讓新北市的這棟新建案,出現(每坪)76.9萬成交價,是中和區當地新高。」

樓高24層,主打河岸景觀,旁邊還有好幾棟住宅大樓正在施工,雖然近期房市頗受壓抑,但最新出爐的實價登錄顯示,中和區新建案還是能以每坪53.2萬到76.9萬成交,均價高達65.6萬,寫下新紀錄,不過專家認為,整體房市其實高點已過,盤整期3到5年恐怕跑不掉。

好房媒體調研中心執行長倪子仁:「房價的高點,去年下半年就已經過了,那現在就是一直在盤整,籌碼過多的(地區)就會鬆動,那台北市基本上還好,但是亂開價的情況還是有,B級地段賣A級地段的房價,C級賣B級地段(房價),這個就要修正。」

政府打房頻頻出招,公股行庫也陸續限縮,貸款成數,調升利率,讓房市交易穿起寒風,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的最新調查發現,今年第一季比上一季,呈現明顯價跌量縮,整體房價季跌2.51%,成交量也季減35%,北部除了台北市房價持續走高外,新北市已出現反轉訊號,重挫7.7%,桃園縣也小跌3.19%,反觀南部卻是「燒滾滾」,台南市、高雄市房價都有兩位數成長。

房市專家分析,2016總統大選前,政策性打房將陸續出籠,因此明年下跌的態勢將更加明顯。倪子仁:「這一波多頭之後的、消風的時候,銀行就是雨天收傘,沒有現金的就完蛋,但是建商其實今年也沒有520檔期啊,甚至有一些建商大老就說,今年的房市已經玩完了,因為年底又有大選,所以928檔期應該也沒有啦,就是平鋪直敘的,能過就過這樣。」

台灣房屋高資產中心執行長邱太煊:「通常來講大選前2、3個月,整個買氣都會非常不好,如果這時候進場,你能夠買到比市價便宜,10%或5%的話,我認為相對來講的話是,就是很有機會在未來,還有機會有上漲的一個空間。」

預期房價還會跌,想買的自住客先場邊觀望,但口袋深的房市大戶,早已伺機而動,要趁台北市精華地段,房價下修5到10%,就馬上進場撿便宜,因為根據歷史經驗觀察,房市遇到重大危機,修正過後,仍會再創新高,像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SARS危機,一直到2009年金融海嘯,房價短期震盪後,仍是一路向上。

房市專家邱太煊認為,只要房市沒有超額供給問題,加上利率持續低迷,想看到長期空頭並不容易。邱太煊:「專業的投資客,他們還是鎖定最精華的地段,譬如說像大安區,像這個所謂的忠孝東路四段上的一些商辦,或者是店面,都是他們所謂的獵地,或追逐的一個對象。」

政府打房、風聲鶴唳,但滿手現金的投資大戶,仍對好地段、好物件緊盯不放,至於建商,則只能暫時惜售避風頭,在房價下修之際,看買方、賣方誰能撐得久。

 

<<其他 >>

房屋稅修法 對自住者影響不大

中央社 – 2014年5月21日 上午7:52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1日電)立法院三讀通過房屋稅條例修正條文,將非自住房屋稅率提高至1.5%到3.6%。房仲表示,這次修法主要針對持有多戶住宅的大戶加稅,對一般自住者影響不大。

房屋稅條例修正按原規畫修法方向,私人醫院診所與自由職業事務所稅率則調高稅率與營業用相同,調高至3%到5%,其中自用住宅持有戶數的定義、累進稅率的訂定則交由各地方政府辦理,預計明年5月開始實施。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根據北市稅捐稽徵處統計,若用最嚴格、持有第4戶就要課徵囤房稅為標準,北市持有第4戶房屋以上的屋主比例,僅佔北市屋主1.65%,因此對市場的衝擊低,而要適用到最高級距3.6%的屋主更是有限。

黃舒衛試算台北市大安區9000萬元的豪宅。房屋評定現值約150萬元,若以住家用房屋稅率計算,每年約1.8萬元,若以最高稅率3.6%計算,一年新增的稅額增3.6萬元,相較於不動產的市價和增值幅度,根本微不足道。

若以購屋人最常購買的2000多萬元老公寓來看,房屋評定現值約12萬元,原本自住稅率,每年房屋稅約1500元,適用最高稅率後年繳4500元,年增3000元。

黃舒衛說,若「囤房稅」是要讓高資產者負擔賦稅公平的責任,的確有其意義,但實際上要達成刺激屋主處分資產,增加市場待售或待租量,以壓抑房價,進而實現居住正義目的,可能需要從別的政策著手,否則不易解決高房價問題。

更何況這些屋主僅持有並未實現利得,未來除了要被逐步調高稅的負擔,還要被貼上「囤房」的污名化標籤,難免引發另一種民怨。1030521

 

 

法院拍賣 凶宅…特殊屋況須公告

2014/5/21【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

聯合報曾報導,台南單親媽媽莊明玉買到「凶宅」法拍屋,卻找不到銀行貸款。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強制執行法修正案,要求法院拍賣不動產,須公告載明凶宅、輻射屋、嚴重漏水等足以影響交易的「特殊情事」。

聯合報去年報導,莊明玉向法院買下台南善化一處舊透天厝法拍屋,事後卻沒有銀行願意貸款,查問之下才知買到凶宅。莊因告貸無門而付不出尾款,最後被迫棄標,辛苦儲蓄的卅九萬元也遭沒收,莊明玉一度難過到想自殺。

修正後的強制執行法明確定義,特殊情事就是指:海砂屋、輻射屋、地震受創、嚴重漏水,火災受損,或建物內有非自然死亡(即「凶宅」)等屋況,民眾在資訊充分揭露下,決定是否投標買屋。新法明文規定,未來法院查封時,書記官應作成查封筆錄,載明是否有「特殊情事」情形。

此外,執行法官或書記官在調查屋況時,警察及其他機關、團體不得拒絕調查;債務人(屋主)若無正當理由拒絕或虛偽陳述,法院得予管收。

立委賴士葆、丁守中、陳亭妃認為,法院未適度揭露屋況資訊,對弱勢購屋族不公,於是提案修法。

賴士葆在提案說明指出,現行法院拍賣的標的資訊揭露未翔實,嚴重影響民眾權益,例如房子是非法占有鄰地、曾發生自殺或他殺的凶宅等,法院卻以「不負瑕疵擔保責任」推卸,對民眾權益侵害甚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信誠瑞房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